(昨晚匆匆写完,最后一句用错词汇,很不严谨。正确的说法是,任真要发动兵变,而非兵谏。一字之差,词意全被扭曲,应该用兵变才对,现已纠正,请知悉。)
换言之,他将率军叛离朝廷,废黜女帝及其党羽,夺走皇权。
听到这句话,北海众人震惊无语。
从国战爆发,到群雄伐武,任真一直扮演朝廷柱梁的角色,南征北战,为稳定朝局而厮杀。
直到今日,在北海众人面前,他首次崭露野心,要跟朝廷决裂。
此时,他们终于意识到,孔文举的指责何其谬误,任真并非真的想当女帝鹰犬,而是隐忍蛰伏,拥有自己的立场,只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兵变一起,武氏皇朝倾覆,吹水侯取而代之,把持朝政,又哪来的保住乌纱帽一说?
孔文举脸色难堪,僵滞良久,不甘地争辩道:“我看你是见风使舵吧?眼见义军势大,武氏皇朝将要倒台,你又叛变倒戈,企图浑水摸鱼,窃取义军战果,如此行径,有何忠义可言!”
有人偷偷拉扯他的衣衫,提醒他别口无遮拦,激怒任真,却被他无视,摆出一副不畏强权的姿态。
话糙理不糙,他说的正是眼前形势,也符合当日杨靖的规劝。任真此时发动兵变,怎么看都像是背弃旧主,趁人的面,把他的来意说清楚,黑白忠奸,由这些人共同见证,便能堵住悠悠天下众口。
“前辈说得很对,我如果拥兵自立,登基称帝,就跟武清仪无异,天下有志之士,还会群起伐之。生为唐人,我不会行叛乱不忠之举,等我兵变后,拥立的就是高家后人!”
高明闻言,顿时怔住,有些失神地看着他。
任真侃侃而谈,“但是,同样是皇族血脉,却并非任何人都能继位,君临天下。高瞻不够格,你也不行。你们高家起兵,想夺回祖宗基业,其实不就是为了利益?”
高瞻夺走北海大军,取代高士诚,此事已传回北海。高家无可奈何,事已至此,他们只能顺水推舟,转而拥护高瞻。毕竟,高瞻是皇族嫡系,由他继位,北唐也算是重回高家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