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时,他们人来了再说。”刘昌郝不确定地说,这是另一个领域,与种植没关系了。朱三带林明远下去看棉花,今年是试营业,数量也不会多,主要是明年。
不但刘家种植面积会增加,周边各村子也会普及棉花,究竟有多少数量眼下不清楚,少者有几千亩,多者可能超过万亩。刘昌郝未打算赚多少钱,然而数量跟上来,那怕每两赚几钱,也是可观的收入。
林明远却想着心思。
按照朱三所说,每年所得抽解不少。不过棉花其高利润也只是前几年,一旦朝廷正式普及,利润便会迅速下降,他也失去了作用。故刘昌郝问提花,让他感到欣喜。
他说:“刘有宁会替周边各村子育桑苗?”
“也要看人吧,有的人家不会送桑苗了,但周边各村子若是来求,必然育之。”
这个刘昌郝以前与他说过,大约分三到四年伐桑,伐桑的同时也会替一些人家育桑苗,只有周边各村庄渐渐富裕起来,风气才会扭转。
“几年后,这里每年都会有不少生丝吧。”
朱三终于听出来了,说:“一旦建设作坊,那怕周边数十村庄皆大兴桑蚕,又能得多少生丝?且对此,刘有宁亦不善长矣。”
懂了才会经营,不懂去经营,想找死啊,故朱三对提花的什么不大感冒,感兴趣的是牡丹花,以及一些稀有的花木。林明远不置与否,反正还早着,再看看吧。
两人回去。
没想到小胡村与孟王村来了几个老人,见面伏下,央求刘昌郝买下他们的村子。
这次刘昌郝动作快,一二三拿下山与地,随后安排好客头,由着各客头分别带人干活,有的在修引水堤与地界池,余下人等迅速将两村路扩建一下,开始运砖瓦,盖房子。
小胡村与孟王村的人听了心动,才有了几个老人一行。
“几位,你们起来。”刘昌郝一边说一边回想着两个村子的情况,他们与牛岭寨、棘溪寨类似,其祖辈就着围山溪冲出来的溪涂地建村子,溪涂地更小,村子也不大,小胡村十几户人家,孟王村二十几户人家。
但不是买山买地的钱,小胡村与孟王村地更瘠,要么山上树木多点,然而买山买地事小,如牛棘两个村子,买山买地,不过花了三千几百贯,然而想建设出来,可能会花掉四五万贯钱,甚至更多。小胡村与孟王村更偏远,建设成本也会更高。实际这一大摊子,已经是惊人的面积,整个呈不规则的三角帆形,若是从紫峰口到虎山寨的后面,拉成直线也可能达到七八里路,顺着山路绕,得有十几里路。
无论是经济,还是面积,或是为以后的管理着想,自己不能再扩张了,而且收了两个村子,后面就没有了?还有,除了后山村与高岗村外,孟王村的西北方向或北边,还有一些零碎贫困的山寨,根本收不起。包括官府,许多山寨子,官府知道它们存在,但不会派人去收税,也运不出来
“今年则罢,明年我会修路,虽然我不会买,然路修好了,会从你们村子请人来干活,一样有收入。”
几个老人失望。
“做工收入真的不低,不信,你们自己去棉田问问。”
好不容易才将几个老人劝走,天也越来越热。
刘昌郝家也买来砖头。
小叔父没有消息,不一定会死,但这几年多半是不回来了,于是盖房子。先将盖氏安置到山滩上,去年盖房子时盖氏便用艳羡的眼神看着新房子,不是为她自己,而是为她儿子。
张德奎气得不行,但是女人嘛,多数是喜欢趋利避害的生物,况且盖氏虽在做大锅饭,也是用了心思的,手艺越来越好,还能求什么呢。
于是先从盖氏那边盖,盖完了再盖张德奎家的,再到刘昌郝家,然后秦瓦匠搬到盖氏家那边住,至于刘昌郝家与秦瓦匠家的房宅拆掉后,正房放在后面,西边盖两间耳房当客房,西正房当书房。东边有厨房,一个放杂货的耳房,还有两个大地窖,一个用来放钱,一个用来放冰,然放冰不是为了夏天享受,而是另有用场,不然原来确实挤得慌。但与秦张两家的宅子,继续保留着相通的拱门。
房子正在盖,刘昌郝外婆与二舅过来看刘昌郝伤势。
这时刘昌郝能正式走路了,但为了伤势早点康复,然趴在槐树下面的竹床上,与二舅说着话。
“你啊,少买些地。”
“不买了,就这么多。”
即便打着保护水土的名义,买的地也太多了,主要是经济,主要还不是经济,而是朱三他们不敢去岭南,不然再多的经济也能筹上来。而且经今年南征一闹,恐怕朱三他们更不敢去岭南。
又不知朝廷会不会重视自己写的那篇章。
几十万条性命哪,吴充与郭逵也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