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民以食为天 > 第40章,名正言顺

第40章,名正言顺(1 / 2)

李家华非常诧异看着上门拜访的两位报社的主编徐冬景和卢富林,后来还跟着赵文伟和张启凡,看来赵文伟和张启凡他们两个,应该和两位报社的主编,说了李家华的决定,所以两个主编大人,急忙上门过来求证了。www.126shu.com

李家华把人给请进来,赵文伟和张启文急忙去帮忙泡茶,以后他们就自诩李家华的弟子,要谨守弟子的本分。

李家华试探的问道:“徐主编,陆主编,小说的事情,我已经决定,我想你们也知道结果了?”

徐冬景当然知道了,很高兴李家华的决定,现在他们已经不是纯粹的文人了,应该是商人的身份居多一点,所以关注的是如何赚钱。

徐冬景点了点头说道:“家华啊,我和老卢也是你的师兄,文艺界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我想应该给你说一下?”

徐冬景说的客气,李家华才多大的年纪,估计他的弟子都比李家华的年纪大,可是读书人之间,虽然大多数论资排辈,可关键还是以实力说话。要不然以前科举的时候,同样是同窗,有的只有十几岁,有的四五十岁,还不是一样是同窗?

很多四五十的老家伙,对着二十几岁的小伙子,都喊恩师的,这种情况太普遍,所以不管任何行业,都是实力来说话。

李家华在文艺界,虽然名声不显,地位不高,可是实力强大,有几十万读者的支持,不是随便一个人,都敢自称李家华的前辈,所以徐冬景客气点,自称是师兄。

李家华认错的说道:“徐主编,你是我的前辈,我能有今天的地位,都是你和卢主编培养起来的,我都记在心里,我对文艺界的事情不清楚,你请指点。”

徐冬景谦虚的说道:“家华,你说的太客气了,指点不敢当,相互探讨一下,老卢,我说的不对的话,你再补充啊?”

虽然两个人之间有点竞争,要论行业的地位,徐冬景高于卢富林,所以徐冬景的话语权比较大点,卢富林自觉的点了点头。

徐冬景酝酿一下说辞开口道:“家华,我们文艺界,有种说话叫名不正言不顺,既然你把两本小说交给启文和文伟,你看看是不是请几个文艺界的人,大家一起做个见证?”

李家华疑惑的问道:“徐主编,卢主编,这个还要见证吗?”

徐冬景提醒的说道:“办一个简单入门仪式,以后他们两个就是你的入室弟子,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特别是对文伟和启文,他们以什么名义继承你的小说呢?毕竟人言可畏啊?你的两本小说,现在盯着他们的人可不少?”

卢富林看到徐冬景给自己一个眼神,意思让他补充,卢富林非常默契的说道:“这两本小说,有几十万读者关注呢,中国自古以来,讲究传承有序,名正言顺,所以有的时候,总要考虑到大家的感受吧?你放心,仪式的事情,我和老徐安排,请的都是文艺界的人,到时候你出席一下,让小张和小赵,给你敬杯茶就行了。”

徐冬景继续劝说道:“这两本有几十万读者支持呢,我们也要给大家一个接受的过程吧,然后启文和文伟,再以你的弟子的名义,代笔一段时间,然后在慢慢换成自己的名字,这样大家也能接受?”

李家华有点泄气的说道:“这么麻烦啊?这段时间,都是他们两个替我创作的,读者也非常支持啊?”

徐冬景摇头说道:“家华,这不一样,这个涉及到名义的问题,这个问题非要重要。之前那段时间,虽然是他们代笔,可是他们是助理,帮你代笔天经地义;以后他们是的弟子,师傅有事情,弟子效劳,这个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传统,以前很多名著,都是弟子整理出来的,还不都是师傅的名义面世;启文和文伟,有了入室弟子的名义,才能名正言顺的,继承这本小说,要不然外界会有很多风言风语的。”

徐冬景的考虑是老持稳重,也是比较稳妥的办法,这个平稳的过度还是必须的,李家华马上明白了两位主编的打算。

要是李家华的小说突然然换人了,一点原由都没有的话,估计外界很多人都会猜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江海滩,有很多碰瓷的文人,到时候为了博人眼球,肯定蜂拥而上,一定把李家华批评体无完肤,什么江郎才尽,什么抄袭啊,反正使劲踩着李家华。

其他的报社也不是省油的灯,到时候肯定落井下石,造谣生事,无事生非,疯狂抢夺两个报社的读者,到时候报社又是一番龙争虎斗。

徐冬景和卢富林也是江海滩几经沉浮,如今混到主编的位置,也是人精的战斗机,所以李家华一个想法之后,两个人火速协商,找到了这个最稳妥的办法。

他们当然也知道以前一段时间,李家华忙着打渔呢,李家华的小说,都是两个小伙子代笔的,可是代笔就是代笔,文艺界的规矩比较多,就像代笔这种事情也不少见,就算小说全部都是代笔,那又怎么样?

反正你就是一个代笔,拿一个辛苦费,难道你代笔了,小说就是你的啊?按照这个逻辑,那么工厂里面干活的都是工人呢,那样工厂就是工人的啊?

最新小说: 逆天废后 再见倾心,过妻不候 弃妃不善 狂后戏邪皇 首席的专属宠妻 傻瓜王爷特工妃 修罗校草的零度恋宠 复仇公主的彼岸之泪 剩女逆袭,挺进富人区 腹黑娘亲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