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北方寒冷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苏联红军出动了一个步兵师,一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加上外蒙古的一个骑兵师,对日军一个联队的阵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www.126shu.com日军这个联队虽然顽强地抵抗着,却在苏联红军强大的炮火下损失惨重,无力地呻吟着。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外来的两个强盗在打得头破血流。
苏联红军对呼伦贝尔发动了进攻,消息马上传到了伪满新京的关东军司令部。
关东军司令菱刈隆大将接到这个消息后,倒吸一口冷气。在他任职关东军司令期间,他的任务主要是清剿东北境内的抗日武装,推行移民垦荒的开拓满洲任务,巩固日本对中国东北这个地区的统治。这个时候跟强大的苏联红军作战,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可是,历史把他推上了前线,他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菱刈隆被顶在最前面,他已经没有了后路,只能是一方面在紧缺的兵力中抽调部队充实呼伦贝尔前线,一方面将这个消息汇报给日本大本营。
日军目前在东北的军队也就六七个师团,总数十几万人,面对层出不穷的抗日武装还有点捉襟见肘,再要大举分兵去呼伦贝尔前线,那就是太空虚了。无奈之下,他不得不低下头来,请求大本营派兵支援。
中国东北的日苏突发事件也震动了裕仁天皇,他下令在朝鲜的两个日军师团火速增援关东军,并将由朝鲜人为主组建的两个混成旅团也开赴中国北部,增加那里的防守,同时派人紧急和苏联联系议和休战的问题。
苏联方面也很重视这场战争,在埃利奥特和尤拉两位少将联手拿下呼伦贝尔那个日军联队的阵地后,苏联远东军队最高指挥部下达了命令,一方面派出部队增援,另一方面要求苏军不要急于冒进,就在那里坚守,等待下一步命令。
苏联此时也不想全面和日军开战,他们在等着来自日本政府的最后意见。
苏日两国军队在呼伦贝尔对峙的时候,张天宇在多伦也没有闲着。接到龙战撤离呼伦贝尔返回外蒙的电报后,张天宇一方面命令龙战在外蒙寻找战机,侦查苏联驻外蒙的补给线,同时征调马如龙的骑兵团,让他火速组建一个马爬犁大队,以适应外蒙冰天雪地快速作战的需要,命令魏长河率领的抗日先锋军与马如龙联系,双方协同进入外蒙作战,要把远东这一块水尽量搅浑。
之所以派出魏长河的抗日先锋军进入外蒙,源于这只部队现在不隶属任何政府,他们私自参战,不至于引起国际争端,对国民政府、和二十二军都不会产生任何不利的国际影响。
张天宇这是一石三鸟。足以让苏蒙日三国在这场战斗中白吃哑巴亏,没有一点好办法。
雪地上一条雪色长龙滚滚来而,两千多匹拉着两千多马爬犁在雪原上驰骋,马爬犁上的战旗迎风飘扬,场面蔚蔚壮观。
不远的高处一面红色大旗在风中猎猎飞扬,上面书写“中华抗日先锋军”七个大字,战旗的一角上画着一面金色的盾牌,盾牌的下方是一把战刀和一把长枪交织的图案。站在血色战旗下的魏长河看见这滚滚的长龙,心潮彭拜,对身边的王思俞说:“老王,看咱们自己的骑兵多么壮观,有个这个雪地上的快速机动部队,我对远征外蒙充满了信心。”
“是啊!想当初咱们刚刚投奔张总的时候,部队才几百人,几十匹马,哪里有专业的骑兵,这短短两年的时间,现在几万人,多兵种作战,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王思俞回想当初情节,历历在目,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对当初的私自离开的鲁莽行为到现在还自责不已,好在张总宽宏大度,重新接纳了我们,若不然我就成了抗日先锋军历史上最大的罪人了。”魏长河旧事重提,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剖析自己的错误,也可谓是心胸坦荡。
“是啊!老魏,当初我拼死劝你,你执意要走,不过这样也好,你能认识自己的错误,前途还是光明的。”王思俞当时苦劝魏长河不听,为了保住这支抗日的队伍,也为了维护他跟魏长河的感情,毅然跟他出走,现在回想起来也是非常的后悔。
两个人正说着,骑兵团的两千多马队停留在高地下面,四辆马爬犁冲上了高地。
“报告魏司令,王副司令,骑兵团团长马如龙带领两千二百三十七名骑兵,两千二百三十七辆马爬犁前来报告。”马如龙身上也穿着扛起先锋军的军服,外面罩着白色的斗篷,站在马爬犁上,庄重地给魏长河、王思俞行个军礼。
魏长河王思俞严肃的还了个军礼。
当年一起作战的战友又重逢在蒙古高原上,他们穿着同样的军装,再展抗日的大旗,还要共同的并肩作战,这情谊来之多么不容易。
“报告魏司令、王副司令,重机枪营营长华为带领六百一十八名重机枪战士向你报道。”另一辆马爬犁上,身材高大的华为也是身披白色斗篷,内穿抗日先锋军的军服,庄重地给魏长河和王思俞行了个军礼。
魏长河和王思俞不认识华为,但也严肃地还个军礼。
马如龙介绍道:“魏司令,王副司令,为了这次远征,张总特意成立一个重机枪营,把从南洋刚调来的一百挺十二点七毫米的重机枪集中在一起,由华为出任重机枪营营长,带队伍跟我们一起出征。华营长,你亮出重机枪给两位司令看看。”
华为走下自己的马爬犁,来到另一个马爬犁前,这个马爬犁上端坐着六名战士,他们的中间有一块白布,遮盖着一件物品,华为打开白布,一挺二米来长的大口径重机枪出现在魏长河和王思俞的面前。
华为介绍道:“魏司令,王副司令,这是我们南洋军工厂刚刚研制成功的大口径重机枪,口径:12.7毫米,枪全长:2150毫米,枪全重为41.5公斤,射速每分钟600发,有效射程是1600米,弹箱容量是60发,高射时可以将飞行在一千五百米内的飞机打碎,平射时可以将苏联的t--26坦克正面打穿。南洋军工厂现在给我们二十二军一共提供了一百挺这样机枪,张总全部让我带给你了。”
听了华为的介绍,大家都被这一连串的数字和效果给震撼了,有了这样的大杀器,何惧苏联的坦克和飞机。
南洋军工厂刚刚提供一百挺这样的机枪,张天宇全部送给了魏长河,可见他对这次远征多么的重视,也说明他对魏长河是多么的信任。
“报告魏司令,王副司令,迫击炮营营长柳子威带领迫击炮营六百三十六名战士,装备90门龙盘山军工厂生产的八二迫击炮向你报道。”一个身材健壮的年轻军人给魏长河和王思俞行军礼。
一百挺最新式的大口径重机枪,九十门最新式的八二迫击炮,三千五百来名训练有素的战士,他们的出现大大超出了魏长河和王思俞的期待。
魏长河和王思俞现在领导的抗日先锋军有五千五百人,满打满算各种火炮不过四十多门,轻重机枪加起来也才一百来挺,各种骡马拉得爬犁也就八百左右,张天宇给补充的这些特殊兵种远远超出魏长河现有的实力。
在满腔豪情中,魏长河带领着这九千大军越过边界,进入了外蒙古高原。
龙战的特战队风雪兼程,已经来到了外蒙的苏赫巴特尔。在行进的途中,他们遇到了几股苏联红军的大部队来往呼伦贝尔,他们都巧妙的避开了,由此也可以想象在呼伦贝尔苏联红军和日本关东军战场的激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