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之颠与霄汉之上,浩淼湖泊与茫茫大海,还真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颇为自负且深受国人景仰的大迦叶在王舍城多子塔前相遇更大气象的释迦摩尼时,就深感自己的狭小和浅薄了......
佛陀‘诸法因缘生,我说此因缘’的开示,使之所思所想,一时大彻大悟,那宇宙真谛、社会本相、人生究竟等等问题,一下清明如镜,其岀家修道于百年意义所在,为此更是崭然一新了。”
“原来是这样啊,师父!”
慧能听了,眼界顿然为开。
“因缘生法,故谓一切皆空;
而一切皆空,一切才有可能。
为此,大迦叶深叹佛法实为拯救社会人心的根本大法,不仅当下立誓一生追随佛陀,更是发心要以传播佛法为百年己任,所以之后就特别着意其中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了。”
说到这里,五祖杳渺的目光凝神慧能仿佛有问,更期待殷殷。
~~对呀!
“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
人之世界,大到整个社会,小至一己身心,一切罪孽,大多过恶,不都因都在欲念的有所放纵吗......
慧能于中,一下有悟:
“师父,世道人心,不管如何复杂,多么险恶,但人从心底都尊祟真正梵行清净之人,却是毫无二致的!”
“这正所谓“含生同一真性”的睿智啊!”
五祖于话题更是进一步的深入了。
“师父,弟子理解,
头陀之行,不但是修行者自身清明的无尽源泉,纷繁心境的宁静港弯,更亦世人于之深心评判的幽幽所在。
因为,人之修佛,在行不在言,
人之觉他最有力的方法,
最有效的途径,
或亦在触发人由此的深深感念,引人于贪欲之心的有所反省,有所觉悟吧!
那广博深厚如山的大迦叶,因此便选择了如山一样忍默的头陀之行,但是……”
话到嘴边,慧能却又突然的停了下来。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