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京城刚刚建成的时候,设计容纳总人口两万,当年迁入人口不足一万,其后数年时间里京城总人口在一万八千人左右。京城兴建时宅院规格划分为三等:第一等为王宫,占地九亩,内有房屋数十座,北部为居住区,南部为办公区;第二等为高级官员府邸,分占地半亩和一亩两种,都建有多座房屋,适合几十口人的大家庭居住;第三等为三间式普通居民宅院,适合人口十人以下的小家庭居住,不过当一个家庭的人口超过六人时会显得拥挤,许多家庭都会在庭院建立下屋用来放置物品或者住人。随着夏国人口暴增,京城人口也多了起来,京城第一次扩建开始,扩建完成后的京城可容纳人口已经达到五万。不过当时苏焱定下京城人口不可超过三万人的规则,因为京城人口越多,以京城四周农田产出的粮食无法满足京城居民的需求,必须要从其他地方运送大批粮食过来,浪费人力物力,这对人力紧缺的夏国来说是不可行的事情。第一次扩建,京城内的宅院又增加一级,从一百平米到三百平米不等,超过一百平米的宅院适合人口多一点的家庭居住,当时这级别庭院没有直接对外开放,而是放置到商部商铺明码标价,手有钱币的夏国国民可以从商铺购买宅院。当明码标价的大面积宅院出现后,许多家庭都开始积攒钱币,想要住进面积更大的房屋。因为夏国人口不断增加,苏焱在位期间还对京城进行第二次扩建,扩建完成后的京城最多可容纳二十万人口,同时扩建完成后的京城不再建有外城墙,甚至内城墙也给予拆除,只有王宫那被当作城墙的院墙。京城第二次扩建时的夏国已经足够强大,根本没有遇到能够让夏国拿出十分之一力量的对手,不会有敌人打到京城来,京城周围也不可能出现野兽,所以城池再建有高大城墙已经是不必要的事情,毕竟建设城墙也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工程。现任夏王龙炽是第五任夏王,也是苏焱的玄孙,第四任夏王在位期间对京城进行第三次扩建,也是如今的京城,扩建完成后的京城和之前的京城相有着非常大的变化。现在的京城依旧是一个较为规整的正方形,边长九公里,占地面积约为八十一平方公里,可容纳百万人口。京城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共划分九个区域,分别是正北区、东北区、西北区、正东区、心区、正西区、正南区、东南区、东北区。每个区域为边长三公里占地九平方公里的正方形,现在的京城相当于八十一个没有扩建的京城,或者二十个第一次扩建时的京城,又或者九个第二次扩建时的京城。正北区为王宫,和以前的王宫一样依旧划分为下(南北)两个区域,将占地九平方公里的王宫平分成两个部分,下王宫为夏王和夏国官员处理政事之区域,王宫为京城内夏王大部分龙氏子孙后代居住区域,现在许多龙氏子孙后代在成家后都会搬出王宫。东北区和西北区是部分龙氏子弟、级高级官员(包括军官)、大富豪等人员居住区域,其内皆是占地面积较大的府邸(庄园),面积最小的府邸也不会低于二亩。心区为京城的心,间有一座高大的钟楼,心区大部分区域为广场,主要是京城居民集会的地方,夏王会在这里举行阅兵式等许多大部分规模较大的活动。正东区和正西区又叫东市和西市,是京城内两个最主要的商业区域,其内有各种型大型酒楼、饭店、茶楼、剧场、赌场等。有赌场,唯独没有女支院,而且赌场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开的,有着各种严格的规定,对于立国已有一百七十余年的夏朝来说,赌/博可疏不可堵,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开赌场的人必须要对想要大赌的人进行劝阻,不进行劝阻会被处罚。正南区、东南区、西南区是下层居民主要居住区域,正南区还要与东南区和西南区分开一些。正南区以一百五十平方米到两亩的宅院(别墅)为主,楼层最高不会超过三层,主要是有一定财富的层国民、少部分小富之家、大部分级官员小部分低级官员居住在这里。东南区和西南区则是所谓的普通人居住区,也是楼房区,两个区域以六层居民楼为主,一套房面积从三十平到一百五十平不等,楼层越高,房屋的价格越便宜,毕竟没有电梯,来回楼很累,所以只有收入低的普通人居住楼房。东南区和西南区也是京城内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京城近百万人口,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居住在这两个区内,密集但不拥挤,修建时有四通八达非常宽敞的街道,各种民用设施齐备,密集的人口也没有让东南区和西南区变得脏乱差,勤奋的“扫路工”们更是让这两个区域保持较干净的状态。表面看地位不同的人居住在不同的区域,但京城内绝大多数居民都不会有这种想法,他们多是认为收入才是决定居住区域最重要的第一点,少部分才是地位和出身。见过太多太多的人因为想到一个好点子而赚大钱,从平民区(东南区和西南区)搬家到别墅区(正南区)甚至是搬家到权贵区(东北区和西北区),他们都在想着自己怎么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当然,赚钱的方法必须正规,违规赚钱的人不是被处死关小黑屋了,夏朝立国已经一百七十余年,许多事情已经稳定下来,再想要找到能够赚大钱的方式已经非常低了。实际在夏朝有一个非常简单却能够赚到大钱换新家的方式——当官。夏朝的官员(包括军官)工资相对来说是较高的,阶位越高,工资也会不断增加,还会以官员的阶位分配住宅,高级官员都住在权贵区,这不是高级官员们买的,而是分配给他们居住的,等他们退休或者被辞官、降职了,还需要将府邸让出去。夏王在夏朝各地都是有大量房产的,夏王经常拿出自己的房产赏赐给官员甚至是非官员,这是永久赏赐出去的,基本不会再回收回来,所有国民以受到夏王赏赐为荣。当官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说困难是以夏朝的人口计算,夏朝总人口过十二亿,官员(包括小吏,或者说全体公务员)占总人口例非常低,一百五十多人才会出现一个官员,大部分官员都是品级很低的小吏、士兵,品阶从下到最少是以十为进制的。说简单则是所有没有违反过严重法律的成年人都可以通过考试成为官员,此考试被称为科举,分科和武科,科和武科内又有详细划分,按照每年科举录取人数,考试难度也会进行变化,反正只要认真学习有几率通过考试成为官员。只有龙氏子弟是一个例外,龙氏子弟直接成为一地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不需要通过考试,龙氏子弟之外所有夏朝人都必须参与考试,是那些身份背景恐怖的家族子弟也得参与考试。这是苏焱规定的事情,通过考试代表这个人具有一定的能力,若连考试都无法通过,只能说这个人根本没有任何能力,怎么可以成为一名官员,没有能力的人成为官员,混乱由此产生。那些有背景的人通过考试成为一名低级官员后,这时候他们的身份背景开始起作用,和没有背景的人相,他们更容易提升,但总的来说还要看起能力,有背景但能力低的人很大可能那些没有背景但能力高的人升阶慢,唯才是举,大家族子弟的背景仅仅是给予他们一些帮助。如此情况下,夏朝内几乎没有出现多少阶级分隔,许多时候同一个酒楼内,休息官员可以与商贾、工人大声议论,只要双方不骂人不对国家有反义,可以随便说话,言论相对自由。这是有苏焱用百年时间构建出来的夏朝,一个相对公平、和谐的夏朝。……哒!哒!哒!一辆由两匹白马拉着的四轮豪华马车向着京城王宫驶去,马车的门窗都安装着曾经非常昂贵的大块玻璃,随着玻璃的工业化生产,夏朝普通家庭都用安装大块玻璃的门窗。不过这辆马车的玻璃是特制的,普通玻璃更加坚固,不容易破裂,且玻璃是非透明的,外面的人无法透过玻璃看到车内的人,而车内的人却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外面的人,这些性能使得马车的玻璃价格百倍于普通玻璃。马车一个三个人,一个年人车夫,两个是马车的乘客,一青衣一紫衣,斜对而坐,正是苏焱苏紫二人。苏焱视线放到车外,看着路的景色,苏紫的视线也放到车外,不过常常偷看苏焱,之后却仿佛怕被苏焱看到一般赶紧又将视线转过去,即便苏紫知道她的公子能够感觉到她的视线,苏紫依旧忍不住的将视线“偷偷”放到苏焱身。苏紫和之前钟楼的打扮有点不同之处,头多了一顶紫色的面纱帽,面纱将苏紫大部分面容遮住。戴面纱帽是几十年前夏朝开始流行的一种衣饰穿戴方式,主要是那些已经成年但还没有嫁人且有一定身份的年轻女子在外出时头戴面纱帽,挡住自己大部分面容,不让外人轻易看到自己的面容。苏紫拥有侍女、管家、助手等多种身份,但因为苏焱的关系,苏紫拥有较高的身份,连年龄较小的龙氏子弟都要喊苏紫一声姐姐,对苏紫非常尊敬。很快,马车来到王宫前,不是王宫的正门(南门),是王宫的侧门(东门),王宫是京城各方势力关注的区域,苏焱不愿意被各方势力过多关注,即便各方势力都知道有“苏焱”这位地位非同一般的人。马车来到王宫东门便停下来,没有继续前进,因为现任夏王龙炽在王宫东门处站着,之前苏紫已经派人将苏焱要来王宫与夏王议事的事情告诉夏王,现任夏王是苏焱的玄孙,差距如此大的辈分,龙炽只能老实在东门等待祖爷爷到来。按理说应该龙炽亲自前往苏焱府邸,不过龙炽身为夏王离开王宫的动静会较大,所以还是苏焱来王宫较好。苏焱的辈分太高了,以至于让小辈们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苏焱直接让他们都称呼自己为祖爷爷。马车停了,一个老者和一个年人走前来,老者满头银发,但走路沉稳,身体素质之其他年人没有差多少,他便是现任夏王龙炽,今年已经一百零九岁,按照他的身体预计还能活个二、三十年,不过他已经决定两年内会退位,由自己的长子龙劭接任王位。显然,龙炽身旁的年人是龙劭,别看龙劭是年人模样,实际龙劭已经八十三岁了。非常无奈的事情,苏焱退位时已经一百岁,龙平接任王位时也已经七十七岁,每一任夏王都是主动退位,但新任夏王接任时的年龄相对于其他人都非常高,其他人很难活到这个岁数,偏偏新任夏王登基的年龄却已经如此老。好在龙氏子弟都是出了名的长寿,大年龄登基也有一些好的方面,起码这么多年过去,新王是绝对的稳重。夏朝立国已经一百七十余年时间,所有人都知道龙氏子弟长寿,关系近一点的人甚至知道龙氏子弟长寿的原因。何人不慕长生,苏焱担心有势力会因为龙氏子弟长生而将念头打在龙氏子弟身,早早便将一些简单的武道功法扔出去,主要是养生的功法,让那些人去学去练。不少人因为习武获得更高的寿命,但寿命超过一百的几乎没有,没有高年份药材支撑,想要在武道有较高进境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夏朝大部分高年份药材都在龙氏的掌控。</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