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秦吏 > 第485章 松柏之凋

第485章 松柏之凋(1 / 2)

秦始皇三十一年,二月初一。

头发散乱,早已不复先前傲然的儒者申生、鲁穆生手上举着沉重的木枷锁,离开昏暗潮湿的牢狱,二人看被外面的春光明媚刺得眼疼,看着身后合上的牢狱大门,再摸了摸脸上的黥字,二人心有余悸。

距离他们乡校击鼓被捕,已经过去了、鲁穆生二人,被狱掾断定,不但有聚众议论之过,更有造谣诽谤官府之罪,定了“黥司寇”……

黥面,就是在脸上刺字,再以墨,作为犯罪的标志,以后再也擦洗不掉。

对普通人而言,这已是极大的羞辱,何况是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的儒生?

更讽刺的是,二人因抵制书同文入狱,那个心肠毒辣的郡守黑夫,却戏耍般地,偏让人在他们脸上刻了秦篆!

这下,脸上的“司寇”两个篆字,就成了他们永远抹不去的梦魇!

这还没完,脸上的阵痛还未消散,二生就被一个叫刘季,满口淮泗话的小屯长拎出牢狱,要将二人押去服役的地点:位于胶东最东面的“成山”。

成山又叫成山角,是中原人已知世界的最东面,这个时代的天涯海角。大海无边,风吹日晒,可想而知,去那做“司寇”的苦役,会多么凄惨。

鲁穆生没想到代价如此沉重,已有些后悔了,但申生却给他打气道:

“纵然是孔子,也有困于陈蔡之间的时候,七日不食,却依然能弦歌鼓琴,未尝绝音,天寒既至,霜雪既降,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吾等虽遭酷刑,却不可气馁!”

申生没有屈服,他心里依然不忿而愤怒。虽然齐是亡了,但齐人,依然保存着对那个美好、和平时代的记忆。只是,这些记忆若不靠文字、语言传给下一代,迟早会淡忘消失。

在他看来,秦言拗口难听,哪有齐语般动听,秦字笨拙,哪有齐字般优雅,古意长存。必须把它们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

亡了国当了隶臣妾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文字,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在牢狱里的”的同学!

“竖子!”

申生差点咬碎了钢牙,莱生家贫,勉强交得起束脩。但早在气得哇哇直叫:“彼辈非齐人也!吾等可鸣鼓而攻之!”

但申生的愤怒,很快就被鲁穆生低沉的话语给浇灭了。

“夫子为了救吾等性命,不得已做了官府的县三老,既然夫子也屈从了,弟子们有何理由不唯强是依呢?”鲁穆生脸上,满是悔意。

家境较好的白生等人,出狱后将自己关在家中。家境不好,需要靠知识换饭吃的弟子,除了投靠官府,混一官半职,或者为以后合法教授私学做准备,又能做什么?

申生哑口无言。

没错,胶东虽大,却已经容不下一张自由的书案了!

……

这时候,市人越聚越多,纷纷议论,每当一人的名字被叫出来,他们就附和地喊几声好。

一开始声音零零散散,毕竟在胶东人眼里,说秦言写秦字,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

但到了后来,当郡守黑夫、祭酒萧何出现,身后还跟着两个捧着木盘的书吏,众人便一下子兴奋了起来,叫好声也越来越大!

普通人其实不关心谁得了第一,他们更关心,官府到底会不会履行半月前的诺言,给得第一的二人发五十两黄金!

“那可是五十金啊,换成米,够一个八口之间吃一年!说秦国话说得好,字写的好,真就能轻易得到么?“

所有人都心存猜疑,外乡之人不可信,这是胶东人共识。

但官府没有让他们失望,唱名结束后,郡守黑夫亲自出马,大声宣布,官府半月前有言在先,考试第一的两人,即刻领赏,决不食言!

说罢,他回身一揭书吏捧着的木盘,红布之下,赫然码着一排金饼,在阳光下灿灿生光!

“啧,还真是金子!”

“也许是铜……”

最新小说: 护花野蛮人 男欢女爱 文理双修 凤在江湖:一抹流光书安然 男神追妻N加1:赖上萌妻 世纪第一暖婚 万里清芳 三朝皇后 天子谋婚 凰惊天下:邪王盛宠狂妄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