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老船木,四个老捻匠对着许楠侃侃而谈。
在红洋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港口城市,老船木并不罕见,特别是在二三十年前,那时候国家经济开始蓬勃发展,大量具有远洋能力的大型现代渔船投入了使用,一些老式木制渔船就开始报废。
这类船本身年代比较久远,一般在60年以上,上百年也较常见,一艘木船能航行上百年,由此可知其材质多么出众。
不过木船既然要报废,肯定已经近乎破烂,否则渔夫们找捻匠修复一番还能去海里扛一段时间赚点钱。
破烂木船的船舷、甲板长年经过海水的浸泡,早已面目全非,看上去就像一块块烂木头。
这种木头价值低,处理起来费劲,捻匠们会趁机将之采购到手,经过精心打磨与修复后,老船木的美感就显露出来了。
程大金给许楠看自己手里的两座雕塑,这都是老船木做成,表面有着似被化还是很有兴趣的。”
敖沐阳说道:“这个可以啊,让姜主任给你们联系村里的老人,他们肚子里有许多关于这些服饰的故事。”
“除了这种大襟布衫和笼裤,传统的渔家服饰还有什么呀?”江雪转头问姜晓玉。
姜晓玉想了想说道:“大襟布衫和笼裤是基本,另外还有背单——不是套被子的那个背单,就是一种外套,以前我们渔家人冬罩棉背单,春秋穿夹背单,夏穿单背单。”
“大襟布衫、笼裤和背单是男人的家伙什,渔家的妇女穿另外的东西,主要有三大件:头巾,布褴,横襟衫。以前老婆子戴黑白头巾,年轻的戴花头巾,我结婚那会娘家就给陪嫁了好几块漂亮的花头巾呢……”
这边没敖沐阳什么事了,他对杜兴义说道:“老杜,我先撤了,你们多跟捻匠师傅接触一下,让他们慢慢适应镜头,然后就能拍好视频了。”
杜兴义低声笑道:“这已经在拍着了,喏。”
他往苏乘龙的位置努了努嘴,敖沐阳看到苏乘龙看似随意拎在手里的录像机其实在稳稳的对准许楠和老捻匠。
先前许楠打响指说关闭录像机,其实是给苏乘龙发信号,让他进行隐蔽拍摄。
敖沐阳恍然,这样一切进行的就更顺利了。
他离开码头回到家里,禁渔期是他最轻松的时候,村里渔船都不出海了,家家户户专心致志的招待游客,让他省去好些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