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妪不话,夏寻再道:“您对小子训话的语气,像极了小子的两位长辈。这两位分别是问天山的智老爷爷,还有就是小子的爷爷。你们昨夜见过我爷爷。”
“咕噜…”
筷停酒罢,四老头的狼吞虎咽随夏寻最后一话出,再没有了动静。一话双关,任谁都听的出来…
四双贼兮兮的眼睛像做了什么亏心事般,鬼鬼祟祟地用余光瞟向老妪,大气都不敢呼。老妪沉沉合上眼睛,不再与夏寻对视,似含怒而不发。
“即便见过又如何?”
“见过便有话。”
看着老妪的反应,夏寻便知道,这五位老人心里肯定隐瞒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天大秘密,而且这个秘密还有关于夏寻本人。否则,凭老妪过人的智算,断然不会连招都不过,直接就选择闭目免战。所谓话不说则不漏,不漏则无错,面对夏寻这样近妖的谋者,即便是一丝错漏都有可能被他掀出最终的真相。所以,打死不说确实就是最好的应对之策。
前路被堵得死死,看不见丝毫漏风的口子,食指寻思着对策,刮上鼻骨。寻思良久,最终还是压抑在心中多日的谜团清除了所谓的恭敬礼让。夏寻缓道:“您不属纯阳十。
老妪侧目看去夏寻:“你呢?”
夏寻想了想,掂量着诚恳说道:“老婆婆,咱们别打埋伏了吧。很多事情我说了您也不会答,那倒不如不说。小子现在只想知道,您从我爷爷那里得到的真实答案。还望您能透露些许,小子便感激不尽了。”
老妪掀一抹怪异的笑容:“你觉得有可能?”
“几乎没可能。”夏寻摇摇头,实话实说。
知子莫若父,爷孙的心思早已互相摸透。
那位大谋者是个怎么样的人,夏寻再清楚不过。言语谋事从来都滴水不漏,他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情,别人怎么都不可能知道,即便真知道了那也不可能是真的。就好比现在,如果老妪真应了夏寻的要求说道一番,那夏寻反倒就得考虑其中真假了。
“那你还问?”
“莎~”
夏寻伸手拿过金叶子放回到怀里,再伸手拿过玉瓶子小心拧开玉石盖子,细眯着眼睛,朝着里头那缕鲜红的血液仔细看去。血液鲜红,似刚从人体分离出来,饱满圆润成一缕状,不凝固不蒸发也不粘稠,宛如一颗猩红色的露珠儿躺在玉瓶子里头。
强行压制住由鲜血侵袭而来的思绪,夏寻稍稍转去话风,接着道:“老婆婆,你们迟了七个时辰,在这段时间里我爷爷必然已经给了你们最为满意的答复,并把你们完全说服,否则你们不会与我安坐对话。所以,现在无论如何我都不可能从你们嘴里套出话来。也所以,对于你们的事情我真的并未打算过问,我只是想知道关于我身体内部的问题,哪怕只是一点点提示。”
“这有区别吗?”
“必然会有所区别。”
老妪怪异地无声笑着,有些调侃,也有些嘲讽的味道。
“但我还是不会说。”
“不,您不需要说,您只需要听我说…”
话风忽然再转,夏寻小心把玉石盖子拧上玉瓶,再把玉瓶小心放在身前。抬起眼眸,极其认真地看去老妪的眼睛,紧紧的看着,不放过任何一丝微小的变化。
他淡淡再道:“古经《百病崇百药论》有记,药皇无上唯天人血肉也,不死不灭,长生永存。奉仙师叔祖以剑入道,半步登仙,虽终败于穹苍,但已无限接近于仙人。其半仙之血足以胜过世间任何天材地宝,生死人白骨可否且不知道,但若以他的血液祭炼圣人尸骨,则可以逆转天道法则,让圣尸复活且保留住生前绝大部分修为,甚至进一步滋润先天资质。为了得到足够的半仙血液,西域那三位师叔祖曾以惊人代价与爷爷及奉仙师叔祖达成共谋。使当年半数以上的战尸,暗中埋藏在大唐境内无数处凶煞之地,断龙镇运,伏尸养煞,并以巫祖一脉的无上大术炼化奉仙师叔祖之血,喂养当年所有战死之圣人。待数十年以后,死人唤醒可充战士,乱局再起可伏尸万万里。而同样的道理,一缕半仙之血可死人复活,炼尸为煞,也可以将死人重生。”
话到后头,语气愈发沉重,每一个字几乎都慢成了单独发音。而夏寻的眼睛,也越眯越细,宛如老猫即将发力狩猎时的聚精会神,紧紧盯着老妪的眼睛。
待片刻,夏寻接着再道:“比如,当年那位太子,便是三位师叔祖的代价之一。他们以炼尸养魂之大术,先强行复苏了那位太子的心脉,再炼化奉仙师叔祖之精血两者融合。最终,封印在我体内!”
“……”
楞。
话罢,再无话,是都愣住了。
墨闲皱眉一言不发,不知道在想什么。四老头皆咧起一边嘴角,像看傻子似的愣愣地看着夏寻。老妪的表情最为丰富,想笑又不想笑,想哭又哭不出来,好不奇怪。夏寻见得此状,紧盯了半天的眼睛也是给愣住了。
众人反应和他预料之中的出入不小。
夏寻本想着几老大爷听完自己这么一段话后,怎么也得是一个惊讶表情不是?再不济,也不至于笑场吧?
可…咋就成了现在这模样了呢?
“没了?”老妪哭笑不得地问道。
“额…”
夏寻显得尴尬非常,手指头不由得摸上了鼻梁骨,弱弱道:“没了。”
“没了就编啊。”
“咳咳…我还没听够了,来来来继续别停。”
“就是,没了就继续编下去嘛,封印在你体内之后呢?是不是等哪天复活了带领咱们一统九州,吃香的喝辣的啊?诶,到时候你可记得封我个王侯将相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