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滨,姑姑与你说这些是要你明白如何管好一个家,将来你来当这个家了,一定要使他们团结,做事要尽量公正,你外祖母最大的错便是不公,”林清婉道:“一开始的不公留下了毒瘤,等她反应过来时却又舍不得下狠手整治,这才使那瘤子越来越大,到最后跟整个家族连在一起,想除都得伤筋动骨。”
林玉滨知道姑姑说的瘤是二舅舅,一时心中有些难过。
“以后别犯和你外祖母一样的错,哪怕是自己的至亲,也该当断则断,你二舅舅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你外祖母没把握好分寸,这才把他的心养大了。”
要她说,既然尚家要二房承爵,那就不应该再给大房留那样的念想,一开始便分家,多给大房分一些产业算补偿,也不至于今天弄成这样。
或是当时尚老夫人在尚平承爵时就上书请立尚明远为世子,再到礼部做个公正,若是尚明远出现意外,那就再降一等爵袭,尚家的爵位本就只有最后一级了,再降就是没有了。
尚家二房还敢害尚明远的性命吗?
两房的矛盾也不会如此尖锐。
“祖宗有余荫自然是好的,但这世上最能靠得住的还是自己,”林清婉道:“没有谁会比自己更可靠,所以与其想着依仗权势,家族,不如充盈自身,让自己将来不论处于什么样的困难之中,都可以立身立本,比如你大表哥现在。”
林玉滨深以为然的点头。
“你大表哥是已经想通了,你二表哥是一直通的,就是可惜你二舅舅和二舅母一直想不通这点,你以后不要学他们。”
林玉滨点头,犹豫着问道:“姑姑,您怎么突然和我说这些?”
“因为你长大了,”林清婉欣慰的看着她道:“以后这些都是要交给你的,我希望你能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这个家。”
“那姑姑呢?”
林清婉就笑:“当然,还要保护好姑姑。”
林玉滨就松了一口气般,扬头道:“姑姑放心,我会好好学的。”
进了二月,细雨绵绵,一旬有七,我还继任苏州刺史。”
周刺史恭恭敬敬的对林清婉揖礼谢道:“还多谢郡主从中周旋。”
“是周大人功绩甚重,朝廷也才肯考虑我的提议,不然纵有我出面也是不行的。”林清婉叹道:“您宽和仁厚,这些年为苏州百姓可做了不少事,我舍不得您,苏州的百姓也舍不得您,我不过是顺应民意罢了。”
周刺史却是知道自己的能耐的,“这都有赖郡主,若不是郡主,下官哪来的这些功绩?”
才过完元宵,周刺史摩拳擦掌的要开始准备今年的春耕时,他一个在京城吏部任给事中的同科便紧急给他来了一封信,苏州刺史要换人做了,他因为功绩甚伟,要被掉到江陵去任刺史。
周刺史吓了各半死。
江陵和苏州,虽都是刺史,但因为辖地范围不一样,品级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扬州刺史和他,他就比扬州刺史低半级。
可以说这么调他是升官了的,可他不想去啊!
江陵现在才收了一半,还有一半是在楚国手里,这意味着他去的地方是前线。
前线,治下的百姓说不定还念着孟氏皇朝,各种矛盾不断,别说治理了,他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周刺史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性格偏软,根本不适合前线那种矛盾尖锐的地方。
他更不傻,现在之所以有人要把他挤走取而代之,完全是因为现在苏州因林清婉繁华起来,有阅书楼在,来此的官员有的是机会立功。
哪怕不能立功,为家族拉拢些人才就赚了。
不然为什么他当了这么多年的苏州刺史没人想动他,这次却千方百计的要把他调走?
他们是来摘桃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