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里。
观众们情绪高涨,丝毫没有让苏启他们下台的意思。
“苏教授,再来一个呗”
“的好”
“太有意思了,再一个吧”
“那位哥,拦一拦苏教授啊”
还有人把目光放到了杨昊身上,谁都看得出来,这位捧哏和苏启的关系不一般。
杨昊回头看向观众,然后拿手指对着自己脸上比划了一下,惊讶道:“我”
“对”众人点头。
杨昊摆摆手,“不行不行不行,我指使不动他。”
苏启侧目:“怎么就指使不动啊我还是皇上了不成”
杨昊道:“那到不是。”
苏启疑惑:“那怎么着”
杨昊:“你太叛逆了爸爸实在不敢指使你啊”
苏启骂道:“去你的”
众人:“哈哈哈哈哈”
两人逗捧的角色互换了一下,张口又来了一段砸挂,观众们看的是捧腹大笑。
砸挂,行里话,是相声演员之间彼此戏谑取笑的一种手段。
相声演员生活中相互“砸挂”的事比比皆是,把这种“砸挂”成是相声演员之间,用以训练随机应变,灵活下挂和现挂的训练手段也不为过。
砸挂一定要练好,特别是讲对口相声的,因为很多时候,在舞台上都是即兴发挥,如果不能做到随机应变,跟上搭档的思路,很容易就会导致整个作品都扑街。
观众听着不好笑,自己也觉得尴尬,以至于后面的内容很难进行。
所以不管是逗哏还是捧哏,对砸挂的训练都一定要非常重视。
显然苏启二人把这一点看的很透彻,做的炉火纯青,台下的观众们不停叫好,掌声如潮。
实际上,按照相声界的规矩,现场观众们的热情达到了这种程度,演员们是应该返场的。
可是苏启今天是真的不能再继续了,从时间上算,距离春晚已经迫在眉睫,而他除了当天的相声表演外,还有电影东成西就的上映要准备,根本不可能有闲余的时间相声玩。
今天露一手,向世人证明一下自己的实力,就已经足够了。
在众人的喝彩声中,苏启那穿着大红袍子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了视线里。
这边。
二人刚下了舞台,杨昊就兴奋拍着苏启的肩膀,“过瘾啊,今天的真过瘾,苏儿,你这一手相声本领到底在哪学的啊”
苏启避开问题,道:“你也不赖啊,反应挺快的。”
杨昊道:“嗨,我们做捧哏这一行的,要是在不机灵点,那还个屁了。”
苏启沉默了一下,看着杨昊那自嘲的目光,心中突然五味陈杂起来。
入了相声这一行,特别是选择了捧哏,那么以后的道路确实难走的一些。
都三分逗七分捧,一个优秀的相声作品,全是靠着捧哏的衬托,每一个逗哏的成名之路,其实都是踩在捧哏的肩膀上。
苏启知道,他不能一辈子相声,春晚之后,也许就和相声再也无缘了,重新回到歌影视三栖发展。
那么杨昊没有了自己这个默契的逗哏做搭档,找新搭档难免会不适,甚至可能会丢了饭碗。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如果春晚一战成名,那么世人便会都会知道他们哥俩的相声水平,杨昊的知名度也会连带着水涨船高,以后未
<i style='color:#4876ff'>-----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