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盲,对泰钦的宣传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抵抗力。所以以后很有可能成为佛教的信徒。”
赵子重想想说道:“大雷,这也没有什么,佛教教导人向善,还是比较温和的宗教。如果我们能利用好这一点,会省去很多力气的。”
杜大雷说道:“老大,泰钦现在肯定是上了我们的贼船了,他会不遗余力的帮助我们的。”
赵子重气得拍了杜大雷肩膀一下:“上什么贼船?你又胡咧咧了。泰钦是赞同我们的做法,尽量的帮助我们罢了。他是江南一带著名的高僧,在民间影响力非凡,如果他能帮助我们,这绝对是好事情。”
杜大雷点点头:“我明白的,不过这几天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里的居民大多是以家庭、宗族为单位的。我们可不能用朐山岛的方式来管理他们,不然会出大问题的。”
赵子重感到很欣慰:“大雷,我真没想到,你也会动脑子想问题了。你说的情况我也了解了一些,这确实是个问题。
我们对待这些人,绝对不能像在朐山岛那样,以军事化的组织结构来对他们进行编组。还是要想出一个办法来。”
杜大雷说道:“老大,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仿造古代的保甲制度,以户为单位,每十户设一保长,百户设甲长。用保甲制度来管理这些人。”
赵子重一拍大腿:“好主意!等到了台湾,我们先把他们安顿下来,然后就和大家商量着,试行保甲制度。”
--------------------------------------
----------------------
乾德元年九月十二(公元963年)
中午,船队抵达了淡水河入海口。
赵子重举着望远镜,观察着河口的情况。
他看到河口北岸的一处地势很高的地方,一座石质建筑拔地而起,大约有十几米高,呈上细下粗的圆柱形状。这应该就是护卫们和工匠修建的碉堡了。
在距离碉堡大约几十米远的海边,临时仓库矗立着,形状好像是后世的蔬菜大棚。木质的码头已经建好了。但码头上面并没有停靠船只。
这时,从河口南北方向同时出现了战船的帆影,向着船队高速驶来。
赵子重身后的胡一刀大喊起来:“赵先生,是我们的战船!”
赵子重回身说道:“你小子别大惊小怪的,赶紧去收拾东西,准备下船吧。”
胡一刀吐吐舌头,转身一溜烟跑了。
两艘战船冲到距离船队很近的地方,就开始转向,保持和船队平行的航线,然后开始向船队打旗语。
过了一会,一个旗语兵跑过来,向赵子重报告:“首领,留守的战船发来信号,说欢迎我们回来,现在岛上一切正常,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赵子重点点头说道:“告诉他们继续警戒,千万不能放松警惕。”
旗语兵敬了一个军礼,转身走了。郭金韬凑过来问道:“赵先生,是不是马上就让澎湖的居民登岸啊?”
赵子重说道:“不急,还是等一会吧。你让船队先停下来,我们先登岸,找郑德宝和刘实元了解一下情况,再做决定。”
郭金韬答应下来,去给其他船只发信号了。
赵子重的旗舰很快就靠上了码头,等跳板搭好之后,赵子重第一个下了船。
几个守卫码头的护卫迎上来,向赵子重敬礼。
赵子重问道:“其他人都在哪里?码头上怎么就你们几个?”
一个护卫答道:“报告赵先生,其他人都在山脚下的营地呢。他们都在那里修建窝棚,怕来的人太多了,没有地方住。”
赵子重点点头:“你去营地把郑德宝和刘实元找来,我有事情问他们。”
护卫马上转身跑了,赵子重想想,就向着碉堡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