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7章(1 / 2)

“蒙陛下之重,罪臣得见天颜,太上皇隆恩,先予典签,后为陛下行军长史,及至拜为军政,罪臣感激涕淋,不胜惶恐。

十余载光阴,如白驹过隙。及至罪臣侍唐十四载,大唐终成五帝三王未有之功业,俯视群雄,天下一统!承陛下厚恩,勿以罪臣外戚而嫌之,授罪臣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罪臣无以为报,唯臣之躯尔!

信写到这里,长孙无忌似乎心情已然激荡万分,字迹开始有些凌乱和潦草起来,李世民往往要仔细辨认良久,才能认清看懂!

“今时之大唐,陛下励精图治,英明雄伟,文有房杜,武有卫公、英公、江夏王,青年一辈更是更是多如牛毛,令我大唐带甲之士无数,兵强而士勇,边境之祸土鸡瓦狗尔。陛下唯一当虑乃高句丽、吐谷浑也。东海之中,有倭奴一国,狼子野心,亦不可不防,以陛下之雄伟,当有化解之道。天网之事,罪臣送与陛下之玄冰者亦知,陛下但有所问,其必言无不尽!

及至今曰,罪臣居高位已然数载!权位人心,四字之祸,至今日罪臣始知矣。然悔之晚矣。罪臣愧对陛下,尤为愧对妹妹皇后殊甚,今夜宫中之乱,诸公之刺,尽皆出自罪臣之手。

罪臣无颜以面陛下,唯斗胆求陛下赦玄冰之罪,诸事皆由罪臣起,罪臣唯一死以谢陛下、皇后隆恩尔,唯再无见我大唐光照四夷之时,憾矣悔矣。罪臣行此大逆不道之事,羞于见故人矣!

古人有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罪臣观满朝文武,唯侯某君集心胸狭隘、妒忌贤能、敌我分明,不可用也。臣与君集图谋,乃误冠军将军之功,无误国之心,泄漏军情,臣亦十分震惊,陛下万岁,罪臣长孙无忌叩首以拜。”

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而已!“无忌!”

看完最后一个字,李世民心头一颤,书信从手中飘落于地,久久,李世民默然无语!

看完这一封类似遗言的奏报,李世民原本对行刺之人满腔的怒火和杀意,不知为何,在此刻已然荡然无存!

有的,只是对长孙无忌无尽叹息!

原本以为贞观一朝能够跳出历朝历代弑杀功臣的怪圈,追随自己半生的文臣武将都能够得以善终。只是没有想到,长孙无忌、侯君集这两大心腹重臣还是走上了另一条不归路!

憾矣悔矣,短短四个字已经足够道尽长孙无忌在写这封信时候的复杂心理!

权势,遮蔽了他原本那颗睿智的心!

想必此刻,长孙无忌已经死了。

想来以他的老谋深算,就算是死,也不会给自己留下难以解决的难题吧!

李世民缓步走出偏殿,看着已经逐渐火红的东边,怔怔的想到。不知不觉,两行泪水从这位君王眼里流了下来。

虽然长孙无忌没有在这偏殿之中承认,但是他却用另一种方法来成全了自己,成全了长孙家!也成全了李世民的大唐王朝。

此刻冷静下来,李世民已经有点明白长孙无忌为何没有承认,而是选择自己了断了!

在这偏殿之中,如果当时长孙无忌承认是他所为,李世民是该暴跳如雷、大骂一通、让人将他给拖下去直接砍了好呢?还是放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审判他呢?

大唐唯一的一个正一品大员、大唐国舅刺杀身为皇帝的妹夫,而且还误伤了他的亲妹妹!

天下百姓是该说李世民有眼无珠呢?还是该骂长孙无忌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呢?亦或是两者都有?

最新小说: 我乃明教大宗主 里武侠 破命刀 雪中:杀戮之神,屠万人为雄! 横行江湖:我从华山来 少女异世界行记 我要成为天下无敌 惊天大梦 重生洪荒之逐道 雪中:吴家剑冢酒剑仙,剑开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