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为文相公所言还是有理的,只要落实好了,堪称一个表率,可以推广全国。”司马光说完,也得到了赞许,可唯独最应该支持的王宁安,一直沉默不语,甚至皱起眉头,他的手里,握着的正是王安石的那一份奏报。
王宁安一遍又一遍看着,渐渐的手攥紧了。
不得不承认,一直以来,王宁安都希望效仿前世的经验,按照羊吃人的方式,推行工业化,实现所谓富国裕民的目标。
当然了,在柄国过程中,他不断反思,也做了一些调整,没有完全照搬,但大体思路是不变的。
文彦博的这套想法,完全是摸准了王宁安的脉,对症下药,他是不愁王宁安不支持。
但是文彦博这一次算错了。
王宁安早就猜到了他强推改种棉花的后果,可是看过了拗相公的札子之后,王宁安更是不寒而栗,浑身发抖。
这一次拗相公没有讲太多的大道理,他完全把目光放在了普通百姓身上。
王安石提出,改变经济模式,改变延续千百年的种植传统,老百姓是要承受代价的。这没什么难理解的,毕竟一个人换工作还要适应一段时间呢,更何况是千百万的农户。
王安石还告诫所有人,这些农户多数都是佃农,他们没有一点积蓄,很多人还背着债,稍微的动荡,就会让他们彻底破产,难以维系。
如果活不下去,他们会怎么办呢?
上山当土匪,还是下海当海贼?
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人成了贼,到处烧杀抢掠,这个后果朝廷也承担不起!
有人要问了,能不能进行殖民扩张,拿海外的土地解决农民的问题?
王安石也给出了分析,可以,但是作用有限。
就拿西域为例,大宋目前一年的移民不到十万,这已经是很高的数字了。
向南洋移民,一年最多能转移走多少?
三十万,五十万,还是一百万?
别忘了,南洋的气候和中原完全不同,又要跨越重洋,当地还有那么多的土著,随便把人扔过去,光是水土不服,就能要了许多人的命!
王宁安不是下不了狠心,但是有些基本的工作,你要替老百姓做好,然后才能推动移民。而且每年转移出去几十万人已经很多了。
假如转出去的移民,十个里面有八个死了,老百姓不是傻子啊,谁会愿意去送死啊,他们根本不会听朝廷的命令,只会拿起刀枪,跟你玩命!
陈胜吴广的教训,不就在史册上写着吗!
举事亦死,移民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到时候,登高一呼,遍地烽火,离着改朝换代就不远了。
王安石的这份札子,一改他之前的风格,甚至说,完全变了一个人!拗相公提醒满朝诸公,在制定国策的时候,如果眼睛里光有数字,光算计着能增加多少收入,而不想着老百姓,能不能承受得住,那是行不通的!
因为你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牛羊!
要知道,这世上多一半的农民起义都发生在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乏陈胜吴广一般的勇者。
拉拉杂杂,说了一大堆,那王安石就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吗?
提出了,而且还很简单!
王安石只有两个字:分地!
就像幽州干的那样,给老百姓分地,有了土地,就有了活下去的本钱,也就能抵御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剧烈动荡……不分地就是死路一条,怎么都走不通!
青史尽成灰说
这段想了很久……发现大宋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太多了……假如按照腐国那么搞……至少需要本土几十倍的殖民地,找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