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察工作还在继续。
指挥舰拖着长长的,闪耀的尾焰,灵巧地掠过目标小行星的外层空间。
在这样的距离下,原宸等人可以透过舷窗,清晰地看到小行星的表面。
其中最为醒目的,是一门口径达到十多公里的巨型炮口,其螺旋状的炮膛(负物质微粒也具有电荷性质,所以,发射装置可以利用强磁场将源源不断制造出来的负物质微粒束缚在炮口附近,并让其持续做着高速的圆周轨道运动,直到达到所需负物质的数量要求在统一发射。)更是硕大到惊世骇俗的地步。
根据建设设计,整个小行星的体腔几乎被掏空,并改造成了一个庞大的负物质生产工厂和供能基地,为眼前这个恐怖的战略级武器提供着庞大的能源和弹药。
指挥舰内众人瞪大了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小行星,特斯拉则继续为大家介绍:“这八颗小行星已经按照战略计划,围绕着希望恒星进行着规律性的轨道运转。她们将分别从不同角度覆盖整个恒星系统。”
“这些负物质歼星炮的作战半径足以覆盖整个希望恒星系的星际领域吗?”收回远眺的目光,俞亮一脸严肃地询问道。
“这明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战斗呢!”
......
未来应对未知宇宙文明的到来,为了应对可能爆发的战争。
新世界中,包括希望恒星系统、盖亚特恒星系统、古德恒星系统、阿兰特恒星系统和西特斯恒星系统在内的每一个主恒星系都在开展着大规模的星际建设。
位于各个星系的太空船坞,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竟从未停止过生产制造流水线。
譬如,仅仅希望恒星系气态行星即墨外层空间的太空船坞,就建造了超过1000艘太空堡垒,20000架搭载最新型攻击武器和动力系统的太空战舰,其他各类型的功能舰、补给舰、运输舰更是数不胜数。
相对于地球时代的人类来说,新世界的人类文明的科技水平以及所掌握的星际建造技术,早已经是天壤之别。
虽然不能将星际建设和建造宇宙飞船轻描淡写地描绘成一项不费吹灰之力的工作。但与曾经连恒星际旅行能力都不具备的地球早期时代来相比。大规模的星际建设早已不是那曾经被视为上天入地的宏伟工程。
原宸清晰地记得,当年由老上司弗兰克和他领导的星际移民项目进展得多么的艰辛。曾几何时,地球上的人类为了逃避伽马射线暴的袭击,拼尽全力,才建造了数百座太空城,也仅仅只能带走10亿左右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