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惜告诉杨景行:“罗小姐今天带小提琴来了。”
琴盒在歌手身后的沙发上,看来贴身保管的习惯还没丢掉。四零二惊喜,更得抓紧了,去大棚。
大棚之前没开空调,不过也没人关心歌手会不会冷,杨景行等不及:“请。”
罗殷恩点点头开始准备,有点岁月感的琴盒打开,一看就是好琴,松香擦布这些也有使用痕迹。提上琴,歌手走了两步到钢琴边,有点严肃音乐气质呢:“一首德彪西月光,请杨老师多指导。”
杨景行不多客气,拍巴掌三次,庞惜和黄倩池就大方一些。
虽然还没达成任何合作意向,但是歌手还是认真对待前期接洽的,酝酿好一会才动手。不过这一首三四分钟并没有很高硬性技术要求的名曲,罗殷恩的表现只能说是勉强,距离本科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如果是专业人士应该听得出来罗殷恩有童子功,而且对曲子挺熟悉,可以牵强地说在她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基础上还是拉得不错的。其实这种表现在流行乐坛也拿得出手了,只要不自吹自擂,职业选手不至于对能有这样表现的业余爱好者多刻薄。
可杨景行这人多小心眼呀,听完后只拍两下手:“好,我们就以这首曲子当切入点,搬把椅子。”自己也掀开钢琴键盘盖。
罗殷恩转了一下身,对帮忙的点头致谢。
不过杨景行没等庞惜的椅子送到就开始了:“我们把曲子开始的几个下行和两个乐句的对比放在一起看一看。”还是眼神确认一下可行度。
罗殷恩点头表示没问题。
“坐呀。”杨景行象征性客套,抓紧:“首先前八个小节,你的感觉是这样……失去段落感了对不对?”
罗殷恩点头半下,因为制作人好像不需要她的确认了,根本没停顿。
“这样,这种小小的段落,一般叫呼吸感。”杨景行边弹边说就得大声点:“还可以更轻缓些,月光更朦胧了……是不是?”
罗殷恩看看键盘看看制作人,隐约点头。
杨景行也懒得叫歌手坐了:“再来对比一二小节和九十小节,旋律看起来一样但是老师会告诉我们不能拉成一样,一般的说法是月光更清晰一些,你刚刚也有意识做得不错。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该怎么样用什么逻辑去决定取舍这种变化,这就要联系前后文,我们再看十一到十四小节……”
这大三角琴的音量很可观的,但罗殷恩还是侧耳倾听。不过庞惜多半是要后悔坐下来听这些故作高深了,黄倩池也未必有多感兴趣只是不能表现出来。
杨景行照本宣科般像是急着完成任务:“所以这种变化更多是由审美逻辑决定,音乐线条才是真实具体,不要老想着音乐为感情服务,我们再看回前一句……”
罗殷恩急打断:“我能先试一遍吗?”
等会还有饭局呢,杨景行摇头:“不用。想一想,从这两个乐句能联想到自己哪首歌,就那二十首之中。”制作人的意思本来是选十首,但是歌手从自己发行的六十多首歌曲中挑来挑去也还剩下二十首再交给制作人定夺,音乐人对自己的作品都有深厚感情难以取舍。
罗殷恩眨巴着眼睛视线上翻。
杨景行只给五秒钟时间,多说无益直接动手弹歌曲旋律。
罗殷恩一听就明白了,气得直拍自己的脑门喘一口粗气。
杨景行还给机会的:“对比来看,有没有新的想法?”
罗殷恩再度思考。
这次好像还没有五秒钟,杨景行就又动手了:“……你唱的时候受编曲和歌词影响太大,歌曲是整体,但是构成整体的方式不是全靠直觉或者说是只能以最简单的形式,再想一下。”
罗殷恩的表情很紧迫,先感受一下直觉吧:“让伤感筛选记忆的碎片,他会拼接出幸福的画面……”
杨景行直接敲键盘,歌手连忙闭嘴……
也是罗殷恩倒霉,拉什么不好拉一首月光,不管弹不弹哪个钢琴家能不仔细研究这首曲子。这么难得的机会让杨主任抓住了他能放过,就在宏星的大棚里就以给歌手上起器乐课的形式来讲解流行音乐了。
听四零二那么一扯,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好像真的没那么深的沟,就一首《月光曲》的剖析处理,再稍微借鉴一下组曲里的另外几首作品,杨景行似乎能梳理出无数个流行歌曲知识点出来,还能在歌手的作品中找到对应。
前面个把小时罗殷恩根本没机会发表看法,也没能唱几句完整的,估计更没时间思考感受,因为制作人的教学节奏实在成问题。罗殷恩终于站不住了,缓缓下蹲坐在了椅子上。
杨景行发现了:“休息一下。”
罗殷恩又想站:“我没问题……”
完全是干坐了这么久的庞惜可不想错过机会:“喝点茶吧。”
一出棚,四零二多谦虚的人呀,说明自己只是抛砖引玉,歌手自己肯定更熟悉自己的作品会有更多体会和发现,关键是要迈出这一步。
罗殷恩应该是有点不高兴,不是不让她说话么,现在也不说了,嗯或者啊一下,态度和穿搭很不相称。
喝了口水之后,罗殷恩想起来了,这是不是在欺负自己这个外人呀?得问问:“你对瑶瑶她们也是这样吗?”
杨景行模棱两可:“差不多,都有自己的特点,以前大部分是做新歌,罗小姐的情况不太一样。”
罗殷恩轻笑:“觉得她们好幸福,这几年进步都特别大。”
杨景行点头:“共同进步,我学会不少。”
罗殷恩被手中矿泉水瓶,如果去曲杭一定要提前通知,好像不知道制作人是九纯人……
送别歌手之后杨景行问黄倩池有没有其他安排没,不然就一起去见见人吧。黄倩池选择坐老板的车,聊一聊各项工作。
作为峨洋的音乐主编,黄倩池有几点大的想法跟杨总交流,一是翻唱歌手在如歌网占的空间越来越大,二是如歌网的娱乐味越来越明显已经形成追星效果,三是原创歌手虽然数量越来越多但整体质量下滑,有些歌手明显低俗但是数据却很好……可以说这些现象在老用户中也广受诟病,那些翻唱歌手只要能有今天下午她听到这种境界的三分之一,也算为流行乐坛做贡献了,但现实是大部分翻唱都不如原唱。
杨景行当然要给自己的运营方针找借口,说什么一个平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刚开始是想办法立足,然后发展,然后就要负起责任来……建立初衷就是分享音乐的如歌网现在已经有发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也该想想该怎么搭建阶梯了,至于别人爬不爬不能强迫,但是这条阶梯应该尽量给所有人同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