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红楼 > 第九百六十六章 重建书院(下)

第九百六十六章 重建书院(下)(1 / 2)

拾级而上。

贾环走在台阶上,一步一步。

他想起当日他往返书院、贾府之间的时刻。每一次回贾府他的处境就会改善。

想起他和大师兄、山长一起去参加龙江先生的文会。

想起那日在水灾时,他拉着韩秀才跑上书院。想起小舅子林心远扑出来大哭,想起大师兄担忧的赶出来。

想起滔天的水灾退去,他和同学,师友们一起走下来,迎接着运粮回来的乔如松、张四水他们。

走在这熟悉的台阶上,再回首,已是十三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山长,我回来了。

四月中旬,汇聚在闻道书院这里的学生有忠。书院解封!叶先生荫一子入国子监。江、吴两位先生,亦是如此。追封大师兄的遗孀为六品诰命夫人。圣旨不日就到!”

人群中响起一阵阵释然、低沉的欢呼声。众人纷纷出声、议论着,表达欣喜之情:“好!”“谢院首。”“理当如此!”这是官方对山长,对书院的结论。这意味着书院的名誉恢复,可以继续创办。

众人的声音回荡在略显空旷、寂静的山坡上,回荡在夷为平地、魄罗的书院中。回荡在这寂寥、衰败的小镇中。但,于此时,在这山门前,仿佛有某种东西在苏醒!

这精气神,是贾环雍治九年水灾后,与书院的师友、众同学,走下台阶,所吟诵的那半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骆宏欣慰的点头,“好。”

谥号,是一个人的盖棺定论。大明会典曾对谥号做了明确的规定。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分别为:文贞、文成、文忠、文献等。

周随明制。这是一个美谥。山长是国之谏臣。对国家、百姓的忠诚,可昭日月。死于劝谏。若非贾环起兵成功,多半是要谥一个带着同情色彩的:愍。

这时,其余众人亦是过来见礼。罗向阳介绍着山长的幼子张承前等直系家属。

贾环肃穆的,一一回应,在众同学、书院子弟的陪同下,走进灵堂中,为为师友们上这迟到的三炷香。

初夏的深夜里,明伦堂侧后方的一排临时修建的红砖瓦屋中,灯官的摇篮,还要成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

目标是:在校生2万人。

随后,一封封的信件、邀请函自闻道书院发出。邀请和书院相关的士人前来参加书院新坐成的典礼。

雍治二十一年,三月十四日山长叶先生、大师兄上刑场。至四月中旬初夏,过去约三十多天。四十九天的法事将尽尾声。随后,便是葬礼。书院的落成典礼,定在五月二十一日,夏至。

江南。苏州。大周的时尚之都。

四月,小雨多是江南时。苏州城中的巡抚衙门中,南京右副都御史、苏松巡抚沙胜,接到京中贾环写来的信:贾环叙说了政变、书院、葬礼之事。

正是上午,沙胜在衙门的廊檐下,看着江南连绵的小雨,思绪起伏!十几年前的往事,就此浮上心头。那是,他是北直隶的提学。他和张伯玉是至交好友。

当今天下,于此时并不平静。辽东、楚王叛乱。同时,刚刚平定的河中、吐官,左布政使。为人性情沉稳,沉默寡言。说话一语中的。

他和贾环算起来,有快五六年没见了。贾环在京中起事,他却被迫投靠祈夏。好在朝廷大军迅速平叛。祈夏失败,少不了他在后勤上做的文章。

张四水击溃祈夏的主力后,率军抵达沈阳,他立即率全城军民,重回大周。

许澄拿着酒杯,和张四水示意,叹道:“国事艰难啊!”

张四水道:“会好起来的。”沈迁和他制定的计划是以精兵平岭南。他在辽东是练兵。没想到,辽东迅速平定,岭南还在打。楚王到底是嫡子。

许英朗性情开朗,笑道:“嗨,父亲,伯仁,我听你们聊天都要憋死。喝完这杯酒,我就去京城,否则赶不上书院的落成典礼。有书信或者口信带回去,现在都交给我吧!”

叛乱虽平,还要善后。至于,他父亲曾经投敌的事,有贾环在,问题不大。顶多父亲的仕途再被压几年。

许澄笑着点点儿子,拿出一封书信给儿子,“这是给子玉的书信。”

张四水想了想,道:“许兄帮我带句祝福的话给书院。”

“哈哈!好!”许英朗仰头将酒喝完,快步下楼。楼外的柳树下,四个亲随们早备好俊马,行礼。许英朗翻身上马,对酒楼上拱手一礼,抽着马,“驾!”

他父亲和家都在辽东。但是,书院,那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那里有他的先生,他的朋友,他的青春!他一定会及时赶到,见证书院的第三次重建。

夏至日。五月二十一日。京城地区有习俗:冬至饺子夏至面。这一日的正午,是全年太阳最高的时候!贾环将书院的落成典礼定在这一日。

书院的未来,当如日当空!

最新小说: 疯批强爱:乖宝,哪里跑 离婚后,许总的草包前妻又强又美 京圈九爷的重生小玫瑰,又欲又乖 糟糕!一不小心撩上了京圈太子爷 甜撩!被前任小叔娇宠成瘾 情陷京港 婚后清冷美人被厌世大佬搂腰缠吻 欲!冷戾大佬婚后在我怀里要亲亲 抽卡后,气运之子怎么都缠上来了 余温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