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塘报上奏!
飞报湖广巡抚宋一鹤。
官兵大胜,献贼身死,其部将义子皆死之?
看到的第一眼,老实说,宋一鹤不敢相信,然事实又在眼前,此等大事。谁作假,简直就是作死。
而且塘报上写得清楚,献贼尸身便在襄阳,不怕上官检验。
再仔细看塘文,宋一鹤明白了,这是朱家军路过,打下来的功劳呀,否则是不可能的。
消息传到杨嗣昌那里,他心中十分纠结,面色变幻莫测。
想当初,他意气风发,结果苦心孤诣,军事上却连连失利。朱家军只是路过,随便一出手,就完胜他的各种能力。
杨嗣昌知道,自己失败了,文官不如武将的时代来临了。
只是,杨嗣昌性格刚愎自用,自尊心极强。襄阳的胜利,等于是打他的脸面,这如何不让自视甚高的杨嗣昌,心头苦涩?
所以,他对朱子龙恶感再涨。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随着,他吐出一口血来。自家事,自己知道。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
也罢,临死前,去看看献贼的尸体。
(在原来没有变动的历史上,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破襄阳,杀襄王朱翊铭,杨嗣昌已患重病,闻此消息后惊惧交加而死(一说自杀),享年五十四岁。)
可以说,老杨的身体一向不好。这是天命天数也!
而,朱子龙也没有兴趣抢救他,可以说,那怕他现在不死,也活不了几年了。对于这种要不了多久,就会病死的人,朱子龙是不宵于再下黑手的!
老实说,就老杨这个人来讲,能力还是有的。
面对当时“贼”满天下的局面以及清廷虎视眈眈的威胁,杨嗣昌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对于剿杀农民军的策略,他提出“四正六隅”的“十面之网”,即“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巡抚分剿而专防。
以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六巡抚分防而协剿”,由此构筑成“十面之网”,让“流贼”插翅难逃。
凭公而论,杨嗣昌的战略在理论上没什么漏洞,但坏就坏在纸上谈兵。而且,明朝各地将领、官员的执行是否到位,也是检验这种策略的“法宝”。
如果是按以前卢象升的建议实行“因粮”(即田多的地主应该多交粮),不算是坏事。
要命的是,杨嗣昌病急乱投医,他改“因粮”为“均输”,即平摊在一般百姓身上。如此一来,为丛驱雀,为渊驱鱼,使得无数本来就活不下去的“良民”,铁下心加入“流贼”队伍。
这就是,这个时代,文官们的眼光局限性了。
屁股决定思维,他们跳不出坑外。
另外,在原来没变动的历史上。卢象升战死后,杨嗣昌小人之心日起,也想上报“下落不明”来阴构卢象升“临阵逃脱”。
最终,当地父老寻得大英雄尸身,杨嗣昌竟然连扣了八十多天,不验尸,不上报,仇及死人,真是奸刻大阴。
这样一个人,也就那样了。
而有了朱子龙前来,他也就浪不起来了,现在只能等死最后几年进棺材了。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