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睿王痛下决心攻打大周国,萧俊航便心急如焚地提笔给齐国父皇写下一封加急密报。那一日,阳光透过营帐的缝隙,洒在他紧锁的眉头之上,他的笔触急切而坚定,详尽地阐述着大燕国当下的困境,以及这场为正义而战的战争的必要性。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两国情谊的重视,对和平的深切期许,以及对罪恶的无比愤慨。
信使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马蹄扬起的尘土在大地上留下一路痕迹。终于,密报呈到了齐国皇帝的案前。皇帝收到儿子萧俊航的来信,神色凝重,即刻召集朝中大臣们商议对策。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压抑,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有的大臣面露难色,担忧战争会损耗国力,让齐国陷入危机;有的大臣则目光坚定,认为助大燕国一臂之力,既是道义所在,也是维护两国联盟、稳定局势的关键之举。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权衡利弊之后,齐国皇帝最终做出决定,派遣5000兵马,支援大燕国军队。皇帝深知,这不仅是对盟友的承诺,更是为了天下的安宁。他挑选了军中精锐,配备了精良的武器和充足的粮草,力求让这支援军发挥最大的作用。
消息传到二皇子萧逸和四皇子萧聪的耳中,两人气得咬牙切齿。他们一直觊觎太子之位,对萧俊航心怀怨恨,本就盼着萧俊航在大燕国的事务中碰壁,如今齐国出兵相助,无疑是给萧俊航添了助力。可他们深知,在父皇面前,他们的势力还不足以抗衡。二皇子萧逸握紧了拳头,指节泛白,眼中满是不甘与怨愤;四皇子萧聪则脸色阴沉,嘴角微微抽搐,像是在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怒火。
他们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压下心中的不满,忍气吞声。表面上,他们装作恭顺,向父皇表示遵从旨意,可私下里,两人却聚在一起,密谋着如何在暗中破坏这次军事行动,企图让萧俊航难堪,为自己日后谋取太子之位创造机会。他们低声交谈,眼神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仿佛在酝酿着一场可怕的阴谋。
睿王、萧俊航、敖瑞鹏、敖翔、敖轩以及大宝、二宝、三宝、四宝等人,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了好些日子的路。一路上,尘土飞扬,马蹄声急促而密集,众人心中都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一刻也不敢停歇。他们风餐露宿,夜晚就着篝火稍作休息,天还未亮便又踏上征程。马匹累得气喘吁吁,众人的脸庞也被风吹得黝黑粗糙,但没有一个人喊累,那股子坚定的劲头支撑着他们向着周国边境迈进。
终于,他们抵达了周国边境。大燕国的张伟大将军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一见到睿王等人,立刻快步上前,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地说道:“末将张伟,恭迎各位!”睿王微微点头示意他起身,脸上虽带着疲惫,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