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年登科,文武兼备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五月十六日,李芳远出生于咸兴归州洞私邸(后改建为“庆兴殿”),母亲是朝鲜太祖李成桂的“乡妻”韩氏(追谥神懿王后)。李芳远自幼生长在武家,早年并不热衷于学习,举动无节。然而,李成桂深感家中缺乏以儒为业之人,于是命李芳远学习儒学。李芳远从此孜孜不倦,日夜苦读,终于赢得了李成桂的赞赏:“成就吾志者,必汝也。”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李芳远通过进士试,翌年四月文科及第,成为当时朝鲜王朝的佼佼者。他的座主为禹玄宝、李仁敏,同榜状元为金汉老(后来成为他的亲家),榜眼为沈孝生(李成桂的亲家,后被李芳远杀害)。李芳远在三十三人中排第十名(丙科第七名),这一成就让李成桂激动得泪流满面。此后,李芳远不仅继续深造儒学,还沿袭家风,开始习射御鹰犬之事,逐渐成长为文武兼备的杰出人物。
二、助父开国,功勋卓着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朝在原双城总管府之地设置铁岭卫,移文告知高丽。高丽国王王禑、门下侍中崔莹密议进攻中国辽东。李成桂受命出兵攻辽,但在行军过程中发现困难重重,粮饷不济,于是发动“威化岛回军”。李芳远当时为典理正郎,保护其母韩氏及兄弟姐妹逃亡东北面老家。在李成桂打败崔莹并夺取政权后,李芳远回到开京,继续为父亲的开国事业贡献力量。
在李成桂取代高丽的过程中,李芳远出力颇大。他多次帮助父亲逢凶化吉,特别是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李芳远为了给父亲篡位扫清道路,派判典客寺事赵英珪等刺杀了高丽大贤郑梦周。此后,李成桂在群臣的推戴下登上王位,李芳远也被封为靖安君,并特赐东北面加别赤五百余户以嘉奖其助成开国之功。
三、政变夺位,铁血手腕
然而,李芳远的王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李成桂立最小的儿子李芳硕为世子后,李芳远无缘王位,只能做一名普通王子。他分管全罗道兵马,并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被派到全罗道抵御倭寇。在此期间,李芳远与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后来的朝鲜与明朝的关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