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改革(二)
思想建设,思想建设。
皇帝陛下的前身便是一个政工干部,很清楚这一点,要让这些当兵的知道为什么来训练,为什么而战!
当战争涉及到自身的时候,事情就很好说了。
汴京同样设了朱雀大街,正对着皇宫承天门,汴京最高的建筑并不是皇宫的太极宫,而是在朱雀大街正中的英烈殿,英烈殿里供奉这大唐建国以来所有为大唐战死的英烈,而英烈殿的后面这是拥有一百零八个宫殿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有个前所未有的名字。
“大唐皇家军政监!”
皇帝陛下亲自担任军政监祭酒(校长)。
看着殿内一个个脑袋,皇帝陛下找到了久违的感觉,是的,前世开大会的感觉,以及司马、度之、功曹等高级文吏。
兵部尚书时溥、五军大都督府在京的各大都督,以及宰相,六部官长在皇帝陛下的两侧。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又皇子列席,德王李裕、李锲、李栩,一个十三岁,两个十一岁,与诸将士一样,在迎面位置,至于晋王以及淑妃的幼子,才两三岁的小屁孩,自然没有让他们来凑热闹。
建立军人的荣辱,便是皇帝要做的,从思想上打造大唐的禁军。
“在朕看来,军人是高贵的,与读书人一样,是受百姓爱戴的……”
“要让士卒述说他们的想法,要发现他们的困难,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皇帝陛下喝了一口谁,神色自若的看向诸将,对诸将而言,这样的场景可不多见,诸将中,官职最高的自然是安居受,任昭义军指挥使,兼昭义镇节度副使。
“既然选了这条路,既然选择了保家卫国,不拼命,又怎能对得起供养你们的百姓。”
而军队开展训练不积极的,直接追究军官的责任。
要竖起敢战、死战,钢铁的信念,就要从思想上来打造。
要让士卒明白,他们为何要战,为何要训练。”
每个月要进行野外拉练,由兵部安排各军比武,练阵。
李晔的话记录下来后,誊抄润色,皇帝批阅之后,要发到诸军的,每一个士卒都要学习。
“你们吃的、喝的,你们的俸禄来自哪里,那是民脂民膏,是百姓供养了你们。”
“诸位,为何要拼命,那是为我等自己,不拼命,对不起百姓,对不起朕,对不起你们的俸禄,更是对不起你们的家人啊!”
从一开始就形成定制,士卒训练不积极的,削减军功,再不积极,以逃兵论处。
而军队里面,发牢骚,消极对待,鼓动闹事的三千多河北兵痞,八百余其他军的兵痞。
“这都是对的!”
每天十二个时辰,四个时辰睡觉,三个时辰自由活动,剩下五个时辰,至少两个时辰军事训练,两个时辰思想训练,一个时辰认字学习。
十天一旬,休两日,各军错开轮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