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洛阳的物资还需几日,敬翔先一步走陆路来到汴梁,入城直接来到节度使府邸求见皇帝陛下。
“参见陛下!”
“敬翔一路奔波劳碌,辛苦了!”
“陛下,臣有事禀告,贤妃娘娘也来汴梁了,大概半日便至!”
幼桐也来啦!
“太医怎么说她身体哪受得了!”
敬翔看着皇帝陛下,有口难言啊,这位贤妃娘娘在洛阳,可是谁也管不了,也不知从哪找了不少铠甲兵器,寻了百余女子,每日操练。
还每日纵马奔驰,有碍观瞻,有碍观瞻啊!
就拿这次来说,无皇帝宣召,自己就来了,不过这也是天子家事,他又不是御史,管不着,也管不了。
这次急着来汴梁,一来天子宣召,而则便是皇帝的五都制。
“陛下,臣以为不可设五都治天下,此非长治久安之策啊!”
李晔神色凝重,说实话,此法也只是和近臣探讨而已,事实上,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大一统王朝实施过,风险还是挺大的。
“敬翔且说说,朕洗耳恭听!”
“陛下,五都分治天下,其利可掌地方,其弊在分权,权多的话便失去制衡,权力少的话又不足以震慑,陛下请想想节度使设立的初衷,答案还不明显吗”
节度使设立的初衷
“开元年间,府兵崩坏,朝廷又没有募兵的财力,而当时边患愈来愈重,玄宗便划边镇为节度,当时节度使只掌兵事,又遣文官掌民政,后来怕文武掣肘,授节度使专断之权,又授民政,这才造成尾大不掉之势,以至于引发安史之乱!”
“陛下,五都即便有所节制,但时间长了,臣也预料不到有什么后果,若是为叛,以一域之地,后果不堪设想啊!”
李晔听完亦沉默不语,左右思量。
“大唐地域广袤,南北东西万里,力不能及,转运钱粮损耗非常巨大,如果五都不行的话,那还有什么办法呢”
敬翔道:“大唐设道以监察地方,臣以为可重新划道,赋以治政之权,隶属朝廷直辖,有兵权者不得理政,有治政之权的不能将战兵,如陛下所说一般,设土兵、流兵之分,彼此制衡,这是臣的办法。”
敬翔的办法,他不是没想过,事实上,在现有的道上有所增补,赋予治权,改动是最少的。
“爱卿拟个章程吧!设五都不成,朕若是要在汴梁单设新都亦如何,得失之间,亦需权衡啊!”
“诺!”敬翔又道:“陛下,臣还有一事,洛阳的钱粮不日便到,若是运到汴梁,还要转运汴水,来回转运,损耗颇大,臣以为,当令诸镇兵到黄河渡口,随发随走,剩余朝廷军需再转运到汴梁!”
李晔点点头道:“就依爱卿所言!”
皇帝陛下诏令:武宁军、天平军、泰宁军、魏博军、河东军移兵到黄河渡口,并遣人划出各自营地。
又遣人将幼桐来汴的消息通知李克用,可人还未出门,便传陇西郡王觐见。
“传!”
不一会,李克用入内。
李克用此次来,是为了撤军的事情,得到皇帝的允诺,李克用急着回河东准备。
这件事,李晔劝不了,让李克用与赫连铎拼一下,对朝廷也没什么坏处。
而且赫连铎并不是孤立无援,卢龙节度使李匡威应该会救,李克用不一定占到什么好处。
“李郡王欲发兵时,跟朕说一下,朝廷发讨逆诏书,以正视听!”
“谢陛下,还有一事,臣的假子李嗣源在洛阳已久,麾下将士颇思念故土,臣想调李嗣源所部回河东……”
李晔一愣,这倒巧了,护送幼桐的便是李嗣源和他的部众。
“朕亦有一事,还没告知郡王,幼桐来汴梁了……”
“这……”
幼桐不是有孕吗怎么过来了,李克用有点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