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难忘历程(1 / 2)

何幼斌在窗前伫立良久,思绪如乱麻般纠结。他想起了那些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与村民们并肩作战的日日夜夜,每一个困难的克服,每一次胜利的喜悦,都如同电影般在他脑海中放映。

在清风县的发展历程中,教育扶贫也是他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板块。曾经,这里的学校破旧不堪,教学设备匮乏,师资力量薄弱。许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早早地便辍学回家,帮助父母务农或外出打工。何幼斌深知,教育是斩断贫困根源的利剑,只有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清风县才能真正实现长远的发展。

他积极奔走,争取到了大量的教育资源。新建了现代化的学校教学楼,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还从各地招募了优秀的教师志愿者来到清风县支教。为了鼓励孩子们上学,他设立了专项奖学金,对成绩优异和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资助。同时,他还组织了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和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让孩子们不仅能在学业上有所进步,还能发掘自己的兴趣特长,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有一个叫小慧的女孩,家庭极度贫困,父母身体不好,几乎失去了劳动能力。小慧曾经一度面临辍学的困境,但何幼斌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亲自上门劝说她的父母,并承诺会全力资助小慧的学业。在何幼斌的关心和帮助下,小慧重新回到了学校,并且学习非常刻苦努力。她在学校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参加了各种科技竞赛,获得了不少奖项。小慧的故事,也成为了清风县教育扶贫的一个典型案例,激励着更多的孩子努力学习。

除了教育扶贫,文化建设也是何幼斌着力推动的工作之一。清风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但长期以来,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都被埋没在贫困的阴影之下。何幼斌组织了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挖掘整理当地的传统文化,编写了《清风县文化志》,并建立了民俗文化博物馆。他还策划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如民俗文化节、传统手工艺展览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清风县的旅游产业增添了新的亮点。

在产业发展方面,随着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产品种植的逐渐成熟,何幼斌又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提高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他引入了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开发了一系列以清风县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这些深加工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欢迎,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同时,他还推动了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集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农业旅游园区,让游客们在欣赏清风县美景的同时,还能亲身体验农产品的种植和采摘过程,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这个过程中,何幼斌与村民们有着数不清的互动。比如在农业旅游园区的建设初期,许多村民对这个新鲜事物心存疑虑,担心投入了土地和精力却得不到回报。何幼斌挨家挨户地走访,耐心地给村民们讲解发展规划和预期收益。他带着村民代表去周边成功的农业旅游示范点参观学习,让他们亲眼看到别人是如何运营并盈利的。有位老村长,一开始对这个项目坚决反对,认为这是不务正业。何幼斌就多次到他家,坐在老旧的木凳上,和他一边喝着自家酿的米酒,一边探讨村子的未来。从老村长年轻时村子的模样,聊到现在贫困的现状,再到未来可能的发展机遇。经过无数次的长谈,老村长终于被何幼斌的真诚和远见所打动,不仅转而支持项目,还带头在自家地里种上了观光用的花卉和水果。

还有一次,农产品加工企业来收购农产品时,因为对质量标准要求较为严格,一些村民觉得企业故意刁难,双方僵持不下。何幼斌得知后,迅速赶到现场。他先是安抚了激动的村民,然后向企业负责人详细了解情况。他深知村民们的辛苦和不易,也明白企业的质量把控对于产品品牌的重要性。于是,他组织了一场现场培训,让企业的技术人员给村民们讲解农产品质量标准的意义和具体要求,同时也让村民们提出自己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经过一番沟通协调,企业适当放宽了一些非关键指标的要求,并承诺为村民们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农产品质量。村民们这才满意地与企业达成了收购协议。

最新小说: 山村小神医真快活 神隐天下 不是,你说你在搞纯爱? 薪火者! 不是?我晒个太阳练成了九阳神功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九州神婿 刚得词条系统,养父把我赶出家门 都市:重生之无敌修仙 沪海:开局水警局局长三艘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