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金橙《噶腰子大作战》
力挺边萧小的几个明星开始集体装死。
该事件就被媒体称之为“插刀教事件“。
因为力挺边萧小的几个明星中有几个男明星都以印小天的兄弟自居,结果为了女人果断给了兄弟一刀。
《逐梦演艺圈》节目组在“插刀教”事件余波未平之际就向涉及的明星发出邀请函,这种明显的挑衅行为无疑增加了节目的争议性和话题度。
然而,印小天、边潇潇、杜淳、李晨这四位明星仍然选择了加盟,这一事实再次证明了娱乐圈的复杂性和对名利的追求。
大甜甜对节目嘉宾名单的关注只持续了两天,就不敢再深入了解了。
她感叹说:“都不用看节目,单单看你邀请的这些明星名单,就知道娱乐圈不是好人该来的地方。”
她的吐槽表达了对娱乐圈现状的不满和担忧。
苏哲则更为冷静地分析了这一现象,他告诉大甜甜:“你看到的世界从小到大都是被别人包装好的,和现实的世界差距很大。”
“哼,我一生都沉浸在乌托邦的幻想中,即使这乌托邦在我眼中,也同样是真实存在的世界。”
大甜甜略带不满地表达道。
苏哲闻言,嘴角微扬,轻轻笑道:“你的观点倒也有其道理,但愿你能如愿以偿,永远活在你心中的乌托邦里。”
苏哲并没有太多时间去安慰这位被现实稍稍打击到的甜公主。
他的心思更多地集中在了嘉宾名单的策划上。
无论是已经名声大噪的明星选手,还是尚未崭露头角的素人选手,这份名单几乎都是由苏哲亲自敲定的。
节目组在苏哲确定名单后,再主动与他们取得联系。
而这些如今看似普通的素人选手,在不久的将来,也极有可能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
因此,这份名单的策划与选定,只能由苏哲亲自负责,以确保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
“确实,让别人来负责这件事,他们也没有这种未卜先知的能力。”苏哲肯定地说道。
成功邀请了陈老师和张白芝,以及解决了“插刀教”的争议后,节目组直接实现了盈利。
甚至在主赞助商还未敲定的情况下,仅凭联合赞助的收入,节目组就已经收回了成本。
“艳照门”事件和“插刀教”事件的热度为节目带来了极大的关注度,使得广告商和投资者愿意在这个节目上投入资金。
相较于其他节目,他们在这個节目上砸钱的风险更小,成功率更高。
随后,苏哲又敲定了两位点评嘉宾——程龙和陈道敏。
选择他们的原因非常明确,程龙以其高逼格著称,而陈道敏则以其直言不讳、敢于批评而知名。
娱乐圈中不乏高逼格和敢于直言的明星,但真正能够“口出狂言”硬杠的大佬却并不多,程龙和陈道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程龙在公开场合放炮的次数已经无需多言,而陈道明在公开场合也同样以直率刚烈著称。
无论是讽刺他人还是表达自己的立场,他都态度鲜明,从不含糊其辞。
这样的人非常适合参与《逐梦演艺圈》的录制。
苏哲从未打算将《逐梦演艺圈》打造成一个表面和谐的励志综艺节目。
他对这档节目的要求就是真实、残酷且直面现实。
因此,那种只会和稀泥、缺乏个性的老好人,哪怕人气再高、主持功底再好,也与他心中的节目基调不搭。
随着《逐梦演艺圈》节目组官方公布的阵容逐渐增多,观众们的期待也愈发高涨。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逐梦演艺圈》注定会是一档充满刺激和看点的节目,深受观众喜爱。
然而,对于娱乐圈的明星们来说,他们则喜忧参半。
许多接到节目组邀请的明星开始权衡利弊,考虑是否要接受这个挑战。
当然,明星们会考虑到各种因素,但对于那些十八线的小明星和尚未崭露头角的未来明星来说,他们往往没有那么多顾虑。
毕导,作为导演圈的新人,在得知《逐梦演艺圈》节目组将负责他处女电影的全部投资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加盟。
与此同时,泡菜国的s公司也收到了一份特别的邀请。
吴一凡、鹿含、张一兴和黄子桃四人被紧急召集到社长办公室,心中都充满了忐忑。
虽然他们在2011年已经通过exo-组合正式出道,但在娱乐圈中仍然算是新人。
更何况,在泡菜国这个陌生的国度,他们还是外国人,对于突如其来的召唤,自然会有诸多猜测。
不过,这次社长带来的消息对他们来说似乎是个好消息。
社长宣布道:“来自华夏的苏哲导演邀请你们四位回国参加一个综艺节目,他也是我们的老朋友,公司商议后认为这有助于我们开拓华夏市场,所以你们四个需要准备一下。”
听到这里,四人心中都松了一口气,虽然还有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和兴奋。
社长宣布完决定后,便果断地离开了办公室,留下四人讨论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四人留下了惊喜交加的表情。
鹿含激动地问道:“我们要回国了”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和惊喜。
吴一凡对国内的娱乐圈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此时他的眼睛也闪烁着光芒:“苏哲导演我知道,他的《盗梦空间》我上个月还特意去电影院看了。
苏哲导演的年纪和我们差不多,但却已经连续两次打破华语电影票房记录,而且他的电影总票房已经接近50亿美元,是华语影坛甚至全球影坛的佼佼者。”
听到吴一凡的这番话,张一兴和黄子桃也不禁兴奋起来。
张一兴说道:“如果我们能得到苏导的赏识,那我们的事业岂不是要一飞冲天了”
黄子桃也点头表示赞同:“苏导好像已经开始赏识我们了,不然他也不会向s公司发出邀约。”
四人开始热烈地讨论起这次机会的重要性,他们深知这是他们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