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施加压力,是战 是退还是降
上野城那高耸的城头上,一群群身披铠甲的倭寇正迈着整齐的步伐,组成巡逻的队伍来来回回地走动着。
他们目光集中,均是紧紧地盯着远方,密切地关注着唐军营的一举一动。
这座城墙乃是由一块块巨大的青石经过反复夯实而筑成,其坚固程度简直超乎想象,仿佛坚不可摧的堡垒。
哪怕是最锋利的刀剑砍上去,也只能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而在城头之上,更是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圆石和一根根粗壮的巨木。
这些防御工事排列得密密麻麻,形成了一道严密的防线。
若是想要凭借寻常的攻击手段攻破这样一座坚城,难度可想而知。
正因如此,这里便成为了倭寇最后的底气所在。
然而,就在此时,遥远的原野尽头突然扬起一片遮天蔽日的尘土。紧接着,一面面鲜艳的旌旗迎风招展,浩浩荡荡的军队宛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逼近过来。
上野城头的倭寇们顿时乱作一团,惊慌失措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难道唐军这么快就要攻城了不是说好还有三天的时间吗”
安昙比罗夫满脸惊恐地看向身旁的毛野稚子,惊疑地问道。
毛野稚子却并未像其他人那般惊慌,他冷静地注视着逐渐靠近的唐军人马,缓缓说道:
“李承乾此人用兵如神,诡谲多变,常常出其不意,令人难以捉摸。所以对于他所说的话,我们万万不可轻易相信。”
显然,对于李承乾可能采取的行动,毛野稚子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无论做出什么样的行为来,都好像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李承乾既然过来送死,那我们便成全他,让他们知道,攻城并不是和骑战一般。”
安昙比罗夫又来了自信,水战、陆战皆败,他现在又将希望寄托在了城防之上。
“我们的这上野城,与高句丽的山城相比,又是如何呢”
毛野稚子冷冷的说道。
“据说,李承乾能攻破高句丽的山城,是因为其掌握了一种攻城神器。”
巨势德多也满目的凝重之色,要说城防建设,肯定当属大唐和高句丽了。
他们这些城池,也都是仿造而来。
传言,不见得都是空穴来风。
毕竟,高句丽确实是倒在了李承乾的铁骑之下。
高句丽、百济和新罗都是亡于李承乾。
怎么能不让人心生忌惮呢
在灭国之威的加持下,倭寇并不想与李承乾对战。
之前也是因为有大唐在牵头,他们认为,李承乾必败,所以才加入到了瓜分百济的班列之中。
也是自负于水军的无敌。
但是,哪怕到了现在,也并不见大唐给予李承乾压力,反而让他抽开身来,亲征倭国了。
从南端推进到上野城,也不过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如果李承乾不屠杀,推进的速度可能更快。
在面对这样的敌人之时,巨势德多可没有像安昙比罗夫这样的敢轻视之。
反而以最保守的方式去迎战。
之前,在人数几乎对等的时候,他现在了撤退。
在人数是李承乾军三倍之时,他发动了围剿,但是反被打成了落水狗。
所以现在,哪怕身靠坚城,又有无数的城防器物,他也依然担心不已。
李承乾可以败很多次,但是他一次都不能再败了。
上野城一旦失守,国灭不远之。
“停下来了!”
在一里之外,唐军整齐的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这让紧张不已的倭寇全体军官都不由暗松了一口气。
“李承乾这是来示威的吗想以此让我们投降吗”
毛野稚子猜测道。
他话音刚落,唐军的军阵之中,就出现了变化。
只见军卒分立两边,几个庞然大物被推了出来。
“那是什么”
望着高耸的不知名状之物,倭军的军士都陷入了到了莫名的恐慌之中。
“这是巢车,唐军的攻城器械。”
巨势德多也是见多识广,一眼便认了出来。
这是比云梯更先进的攻城器,是古代的攻城机械的最后成就之一。
最好的巢车,外围都会用精铁包裹,烧不了,砸不烂。
但是这数架巢车,只是临时建造而成,还未达到那种程度。
随着巢车的推进,上野城头,挤满了倭寇的弓箭手。
箭矢都一般都是齐射上方,凭借着着重力加大杀伤力。
而对于比城池还要高出几丈的巢车,这些弓箭手也无能为力。
“这就是唐军所谓的攻城神器吗”
毛野稚子喃喃道,如此看来,这样的设计,反而让守城的一方处于到了劣势。
但是这也才是数辆,完全还没有达到攻陷城池的地步。
想要破解,也并不太难。
“准备火油!”
只要是木头,用火攻便可以了。
一排排弓箭手,也立即换上了火箭,万箭齐发而至。
无数的火箭升空,宛如是一片火海。
吱吱的声音响起。
在强大的火力之下,巢车燃起来熊熊火焰。
但是那数辆巢车的速度反而更快了几分,向上野城撞去。
“让开!”
巨势德多不知道里李承乾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见唐军没有全军进犯的架势,只能先让几处城区的守卫暂时撤离。
倭寇们也没有再进行攻击,都是满头疑惑的看着不断逼近的烈火巢车。
待要撞到城墙之时,巢车的速度减慢了下来,只见其各自的巢车底部,窜出了数十位唐军。
他们都是以铁盾阵进行掩护,就算是火箭,也难伤其分毫。
只有巨石、巨木才能给予其造成致命的伤害。
然而此时的城段上方,已经没有人在了。
巢车只是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