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看到这一幕,心中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他们知道,只要再勤快一点,今年的收成肯定会非常可观。
少夫人曾经说过的话,在他们心中回荡着。等土豆收上来后,每家都能分到二十斤土豆,这足以让他们度过一个充实的冬天。
而到了明年秋收时节,他们家家都能收获满满的土豆,再也不用为饥饿而担忧了。
这边的人们确实是满心欢喜,而另一边,当敌国的人看到那些被放回的俘虏的惨状,再回想起被迫付出的巨额赎金,他们的心情却完全无法与这边的人们相提并论。那种苦涩与愤懑,像是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头,让他们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终于,在春耕结束之际,敌国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们迫不及待地集结军队,想要一举夺回面子,将之前失去的场子找回来。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场荣誉之战,更是对之前屈辱的报复。
然而,这一切早已被郑家父子以及其他守边的将领们预料到。他们深知,燧城将会是敌国进攻的主要目标。但即便如此,他们并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因为,他们早已有了应对之策,也早已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郑家父子清楚,这场战斗不仅是对他们实力的考验,更是对他们智慧和勇气的考验。但他们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抵抗外敌的入侵,他们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于是,郑家父子开始积极部署防御,加强城墙的修筑,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同时,他们也积极与其他守边的将领们进行沟通和协调,共同制定作战计划,确保能够在战斗中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而敌国那边,虽然他们集结了大量的军队,但在郑家父子和其他将领们的严密防守下,他们的进攻并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相反,他们还在不断地消耗着自己的实力和士气,逐渐陷入了困境之中。
这场战斗持续了许久,但最终,郑家父子和其他将领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击退了敌国的进攻,保卫了家园的安宁和稳定。
期间书月看似平常普通的一些话语,总是能给郑家父子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和启发。
这种灵感仿佛是一股清流,注入到了郑家父子的心中,使得他们在面对一些原本让他们头疼的问题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灵活应对。
在这场与敌国的较量中,正是由于期间书月的这些不经意间的建议,郑家父子能够运用更加合理的战术和策略,使得战斗进行得比以往更加顺利,也更加轻松。
这不仅体现在战术布局上,更体现在士气提升和团队凝聚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