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信将疑的看着他,再次提起那套衣服,还好不是什么御姐萌妹的套装,比较偏中性风,还能接受。
“行吧,行吧,你说的算,我照办。”
就这样,我成了经常跟他在网上讨论摄影编辑的小迷妹,温玉秀。
他的每一篇文章我都会反复阅读,争取时间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而大多数时,我都是举着单反去拍夜景,拍街道,拍路人。
我加紧加急加强训练,小吴那边已经着手实施计划了。
我坐在吉普车的后排,听着周围几个人叽叽喳喳的讨论着这次的行程,我的人设跟他们一样,都是一群涉世未深的学生,而老教授们都在前面那辆车上。
另外还有一支考察队,他们的目的地也是古潼京。
我们是在去往巴丹吉林的路上遇到的小吴,他也开着一辆吉普,车上还有他的小伙计王盟,和一个有着清澈眼神的年轻人。
看小吴和我们领队熟络的谈话,我开始怀疑,这家伙认识的熟人能绕地球跑三圈儿。
我在车上探出头,往他车上看了一眼,随即把视线移向小吴。
“诶?是关先生,好巧啊。”
驾驶位的王盟好奇的问小吴“老板,你认识?”
小吴在王蒙后脑勺拍了一下,“啥眼神儿,那不是小温么?上个月你还见过的。”
王盟挠挠头,好像忽然想起来了,一拍大腿,“我说怎么感觉有点眼熟,这一剪头发我都没认出来。”
我推开车门,来到小吴的车旁,探头往里看,就见到后排座位上坐着一个年轻人,其实说是小孩儿也不为过,才十六七的年岁,眼里都是清澈懵懂。
我知道,这就是他选定的人,是一位名叫黎簇的学生,其实黎簇不是第一个,可能也不是最后一个,这一切都得看结果,如果这次不行,那就要顺位到第十九个人了。
之前十七次都失败了,虽然小吴都只是一笔带过,那中间的经历,他也一句都不曾提过。
可我明白,那应该不是什么好的回忆。
两方人马汇合后,小吴又接上了一个向导兼翻译,蒙古人马日拉。
前面就是胡杨林保护区了,这里不是随便谁都能进的,当地驻守的官兵为我们做引导,加上当地人和我们一起组成了一支骆驼队。
我本来离小吴他们就不远,还是下风口,他们的谈话我听得清清楚楚,王盟在给黎簇科普,讲了巴丹吉林这个名字的由来,也讲了巴丹吉林的显着地貌特征。
当听到小吴说他不做贼很久了,我一下没憋住,笑出声来。
旁边一起的女学生疑惑的看着我,那眼神是在问我怎么了,我对她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她又继续认真的看着远处一望无际的沙漠。
沙丘连绵起伏,一个挨一个,我举起脖子上挂的单反,对着小吴的背影照了一张相片。
他和前几年的他,确实不一样了,没了懵懂的天真,多了一份运筹帷幄的沉稳,不熟悉的人,很难把现在这个小吴和前几年初入社会的小吴联系到一起。
我可以说陪着他走了这么远,也可以说他这几年里,我都是缺席的。
我不是个合格陪伴者,我错失了他太多的成长与痛苦。
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谁的责任?是九门的,是张家的,是我的,却不一定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