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的封赏旨意传至幽州,众人纷纷恭贺,三位横空出世侯爷自是眉开眼笑,功劳自当马上取,哪怕是张凯,积功封侯也是万分兴奋的。
宁远侯也是十分高兴,得荫一子,自己的小儿子也是有了着落,大朗常年卧榻,只怕是天不假年,好在二郎勇武聪慧,却是年少轻狂,总是招惹祸端,可顶家立户倒是无碍的,只是夫人小秦氏可能会心有不甘,这就好了,有了这个爵位,给家中的夫人也算是有了交代,不枉这血里火里滚上一遭。
英国公却是闷闷不乐,当朝天子仁厚,这些封赏到是无碍的,可以后呢,可又不能打击侄子张凯的兴致,况且侄子确实优秀,智计勇武暂时不说,只是识人善用,就是多少人做不到的,要不是张凯和老兄弟张义,杨家兄弟不可能出头,大宋自来没有十几岁将兵几十万的道理。
只得拉着张义在帐中吃闷酒,此次张义没有封侯,倒是无所谓,本就孑然一身,自己是英国公亲兵,老了自有国公府奉养,况且自家事自家知,张义不认为仅凭自己能立下此等功绩,于是便对英国公好言相劝,必竟是好事,孩子出息,又有什么不知足的。
……
时间一晃,已是至和年底,北地大雪纷纷。
这一年,大宋官家得了一子,满朝文武欢欣鼓舞,北边燕云又连连告捷,官家高兴隧和一众大臣商议,改元至和。
这场大战持续了一年了,宋辽总计两百万的兵力在北地杀的血流成河。
紫荆关前,英国公指挥大军寸步不退,死死抵住了辽军的进攻,几次大战过后,两军都是疲惫不堪,入冬后,大规模的厮杀越来越少,两军隔了几十里对峙,只有战场中线上零星的部队捉对厮杀,似乎本来就应该如此,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滦州战场上,宁远侯和两位年轻的侯爷对辽军步步蚕食,一点点压缩辽军的活动空间,慢慢的将辽军压缩到榆关之前,形成了对峙的态势。
只是杨松少年意气,无聊难耐便不时地带亲兵冲上一轮,试试新打造的武器。
受大宋的火箭的启发,杨松和禁军的工匠搞出来了喀秋莎,或者算不上喀秋莎,只是卡桑的简化版,大宋的火箭是火药做推动力,增加射程和威力,伤人的还是箭簇,已经有了成熟的定量,杨松看着眼热,便用北地硬木搞出来木质火箭弹,试验不尽人意,后来又铸铁做壳,装药分量多次试验后拿辽兵试验,只把辽军炸的苦不堪言,后来看到来的是杨松的旗帜辽军便避让,人不和他打,搞得杨松也很没意思,索性专注练兵。
此时,地方政务已经交割给了朝廷派遣的州府官吏,因为有足够的土地酬功,前方大战并没有影响地方的生活,五州民心渐渐归宋。
考虑燕云地处边塞,以后也随时有可能遭到辽军扣关,所以杨松给英国公、宁远侯两位兵主建议轮战,各边关驻兵,地方驻兵和前线战兵按月或季度轮换,以提升边军的战力,毕竟五州多是新兵,只有经过锤炼才能成为撑得起血火河山的精锐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