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当场死亡,妻子重伤,送到医院没多久后也死了。
第三个案子发生在一个小学里。
凶手是一个校工,受害者是教导主任。
凶手的作案理由是教导主任看不起他,经常侮辱他,忍无可忍之下一时冲动,用哑铃砸死了对方。
走访结果证实,教导主任的确是眼高于顶的性子,仗着自家在教育局有亲戚,没少在学校里作威作福,其他的老师对他观感也都很差。
听完这三个有头有尾、案情清晰明了的案子,江蕾直接将纳闷两字写在了脸上。
不是说,这是一起连环杀人案吗?怎么每个凶手都不一样?
古茗苦笑:“江小姐你别急,请听我说完。”
江蕾点点头。
既然古队长这么说,那这三个案子自然就不可能如明面上这么简单了。
古茗继续介绍。
第四个案子,凶手是个KtV的公主,死者是她的两个老顾客。
杀人手法是下毒。
这是一个事后唯一不肯认罪的嫌疑犯,但从买毒环节、现场指纹,以及死者偷偷设置的摄像头等证据来看,又的确是这个公主下的手。
第五个案子,凶手是个有囤积癖喜欢捡破烂的老头,他杀的是自己的儿媳妇。
杀人手法是用一个破碎的酒瓶子直接扎进了儿媳妇的脖子。
原因是儿媳妇把他捡的垃圾都扔出门,老头觉得自己一家之主的尊严受到了严重的冒犯,所以要给儿媳妇一个好看。
简单讲完这五个案子之后,古茗这才开始解释,他为什么把这五个案子并案,并觉得这其实是一起连环杀人案。
因为这五个案子的死者和受害人之间,虽然彼此都完全没有一点关联,每个案子的案情看起来也都很明确,但在深入调查并各种抽丝剥茧的分析和大胆推测之后,最终刑侦队还是找到了一条线。
或者是说,找到了这五个案子的凶手,都认识一个人。
那就是第三个案子发生点的那个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陈清泽。
古茗从一个文件夹里取出一张照片放在江蕾面前。
“这就是陈清泽,今年二十九岁,身高一米六六,体重四十六公斤。”
江蕾低眸望去,就看到了一个容貌非常清秀,甚至是相当俊美的年轻男子。
虽然即便只是看照片,也能看出他很瘦弱。
但比瘦弱更引人注意的,是他那浓郁的书卷气,和嘴角那抹温柔恬淡,仿佛很是与世无争的笑容。
知道江蕾此时正在疑惑,古茗也没卖关子地很快说起其中的关联。
“第一个案子蔡某和吴某有个八岁的女儿,就在陈清泽所在的学校读书,语文老师正是陈清泽。案发前三个月,陈清泽去蔡家做过家访,且日常和吴某有过数次通话,还有目击者证实案发前一周,两人曾在商场见过面。
第二个案子的夫妻生前就住在陈清泽的楼上。要说谁是夫妻夜半吵架最大的噪音受害者,陈清泽必定是其中之一。
第三个案子,虽然看似和陈清泽无关,学校里大部分老师也都很讨厌教导主任,但和校工关系好的人却不多,陈清泽也是其中之一。
第四个案子的凶手是陈清泽的老乡,尽管陈清泽表示两人不熟,但凶手的室友却表示见过凶手和陈清泽在一起逛街吃饭,并且看起来很亲密。对此陈清泽解释说那是凶手下意识的职业习惯,他随后就主动地和对方保持距离了。
第五个案子,表面上看起来捡破烂的老头的确和陈清泽没有一点关系,但是老头捡破烂有固定路线,其中一条路线正好和陈清泽晚间散步的路线重叠,时间上也正好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