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灵此时却说:“夫君,你上次说的硝酸银,我做出来了。”
“什么?你作出来了?”周博仁惊讶道。
火帽的底火,需要用到酒精来还原硝酸银,从而制成可以用于子弹底火的雷汞。
那么硝酸银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这就需要用到硝石了。硝石可以提炼出天然生成的硝酸钾.
关于这个过程,在《天工开物》一书中有着明确的记载。
无论是华夏还是蛮夷之地都能产出硝石,而中国则主要产自西北地区。
如果东南地区贩卖硝石的人没有官方的许可证,那么这些硝石就会被视为私货而受到惩罚。
硝石和盐具有相同的来源,它们都是由大地之下的潮气蒸发形成,并显现在地面之上。
靠近水源且土地浅薄的地方会形成盐,而靠近山脉且土地深厚的地方则会形成硝石。
由于硝石遇水后会迅速溶解,因此得名“硝”。
在长江和淮河以北地区,中秋节过后,即使是在居住的房屋内,每隔一天打扫一次卫生,也能够收集到少量的硝石用来进行煎炼。
苏灵继续道:“还有夫君说的黄铜子弹,因为倭国有铜矿,加上夫君之前给我的紫胶,就做出来了。”
首先,用于制作弹壳的铜来自于倭国进口的黄铜矿。这些黄铜矿石经过精细的炼制工艺,然后使用钢制模具压制而成。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将原材料放入碱水中煮沸,接着进行彻底的清洗和缩孔处理,最后才能制作出符合要求的火帽。
接下来是关键的第一道工序——装填火药。
这里所使用的黑色火药完全采用传统的土法制备方法。
汪直把硝石贸易引入日本后,经过种子岛的普及,最后堺成为了硝石集散地,而织田信长作为堺的支配者,自然管控着硝石交易,让其他东国大名难以入手,周家军击败织田信长后,苏灵就掌控了硝石的交易。
硫磺则可以直接从倭国获取。
将硝石、硫磺和棉花灰分别压制成细腻的粉末状,然后按照特定的比例精确地混合在一起,这样便成功地配制成了极具威力的烈性爆炸物。
接下来的这道工序就是装配弹头了。这些弹头都是由锡制成的,而锡这种材料在民间可是相当常见,像什么酒壶啊、蜡台啊等等,那可真是随处可见。
这些锡制品经过加热融化后,被浇铸成为一颗颗精致的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