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主一脸褶子的脸上,满是笑容,让人分不清是褶子在动还是真的在笑:
“老板,这个是扳指,古代达官贵人打猎时候用的。”
翻译小姐本就是国人,自然懂得什么是扳指,于是她就跟大鼻子老外解释。
我感觉老外还挺懂行,他拿起扳指举了起来,扳指的成色和内部结构马上清晰的映入眼帘。
扳指这种东西,本质就是玉石,以我现在的水平断代比较困难,只能先从材质上分析真假,然后看包浆是否造假,再根据款式,推测年代。
然而,这些基本操作步骤,老外似乎很懂,他看了一会,摇了摇头,但还是询问了一下价格:“多少钱?”
“这个是乾隆爷戴过的,内务府打造的,里面还有字,您若真心想要,八千。”
摊主一本正经,装作很肉疼的样子报了个价格。
老外眼中迅速闪过一抹狡黠,摇了摇头,但是手里的扳指却是没有放下:“五百!”
嘿,这老外还真还价了。
我就觉得奇怪,这扳指他好像看不上,为啥还要报价呢?
想到此,我挤过人群,站在了老外身后,然后目光放在了那枚扳指上。
玉石这种物件,在行家眼里,一眼就能看出真假,这不是吹的,我在墓中多次碰到玉器,眼力自非普通人可比,这碧油油的大扳指,一看就是大开门的东西。
真品。
怪不得这老外只在这个摊位挑选物件,而不去其他摊位,原来这家伙真是个懂行的。
看来,我的老乡要吃个闷亏了。
我这位老乡一看就是没有下过坑的,浑身上下,包括眼神,都散发着一种二道贩子的气质。
“no,no。”
我这位老乡摊主,也学起了老外,把脑袋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只不过,他的外语,实在不敢恭维,no说成了呕。
你呕个鸟啊,想吐吗?
这个时候翻译上场了,我留意到翻译手中拿着两个物件,一个是漆黑如墨的一方砚台,一个是观音铜造像。
咝。
我没注意翻译对摊主说了什么,因为,翻译手中的物件,都是真品,纵然那砚台看起来土头土脑毫不起眼的样子,但却是名副其实的澄泥砚。
古代有三大名砚:甘肃岷县的洮砚,广东端州的端砚,安徽歙州的歙砚,后来到了清末时期,又把河南洛阳的澄泥砚加了进去,并称中国四大名砚。
只是因为澄泥砚崛起时间较晚,以至于很多人都知道三大名砚,从而忽略了澄泥砚。
然而现在,这骚里骚气的女翻译手里,竟然拿着一方澄泥砚。
麻了个笔!
这老外是个行家,不,这绝对是个资深行家。
我不信潘家园里没有人看出来,于是我抬头扫了一圈,发现,周围的人大都是客户,摊主很少,只有那么一两个,目光疑惑,估计也是个半吊子的二道贩子。
再看女翻译手中的观音铜造像,我当即愣住了。
怎么这么眼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