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发现来看,对周边国家的分封,南方诸王采用蛇钮,北方诸王用羊钮,西北诸王用驼钮,均与其所在地区的特产相关;而对国内刘姓诸王,则采用龟钮。
纪仲庆,当年的考古团队领导者,至今清晰记得他们在那座宏大的陵墓内发掘出众多珍贵文物的情景。当中有一盏雁足铜灯,其底部边缘铸刻着“山阳邸铜雁足长镫建武廿八年造比十二”的铭文。
根据《后汉书》及其他史籍记录,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刘荆,在建武十七年受封为山阳王,至汉明帝永平元年改封为广陵王。雁足灯及金印上的镌刻文字,无可辩驳地指向刘荆即是该墓的主人。
“广陵王玺,这是迄今为止唯一发现的属于汉代刘氏诸侯王的印玺,它的存在,足以一举破解困扰人们近两个世纪的关于倭国‘汉委奴国王’金印真实性的疑云。”庄正凯忽然发声惊叹。
“何为‘汉委奴国王’金印?”在场众人纷纷陷入沉思,心中暗自赞同,唯有范静雯满脸困惑地向方天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1784年,倭国一位武士在疏浚田间水渠时偶然挖出了一个方形金印,其上装饰蛇钮,印面阴刻篆书‘汉委奴国王’五字。对照《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遣使进贡并拜谒朝廷,光武帝赐予印绶,故此金印极有可能便是那次记载中所赐之物。而在清朝末期维新运动中,出使倭国的宪光绪三年曾目睹此印,并赋诗一首:‘博览群书开千室,观之如宝山回游。摩挲古物惊奇事,亲睹委奴汉印留。’此诗所言正是这枚汉委奴国王金印。”
然而,对此观点持有异议者众多,其中最主要的论点便是私印说,认为金印并非汉朝所赐,而是委奴国王私自铸造的“私印”,甚至猜测可能是甚兵卫等人精心策划的骗局,是江户时代伪造的产物。这两种观点争执不下已有近两百年。如今广陵王玺现世,其大小、重量、纹饰、雕刻技法和字体,均与汉委奴国王金印极为相似,两者相隔仅一年,显见两枚金印应出自同一匠人之手。这就极大地强化了前者——即金印乃汉朝所赐的观点。
方天耐心详尽地为范静雯科普了相关背景知识。范静雯听罢,立即嗤之以鼻:“第二种说法简直是荒唐至极,睁眼说瞎话。倭国当时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弹丸之地分裂成百个部落,还未形成文字,又怎可能具备制造金印并在上面镌刻古汉字的能力?”
其他人微笑回应,庄正凯淡然表示:“话虽如此,但真正能令第二种说法的支持者信服的,还需确凿的证据。以往仅凭古籍记载,难免有人质疑,而现在广陵王玺的出土,便使得这些声音无法再起波澜。”
“确实如此,广陵王玺不仅在中国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艺术价值亦堪称汉代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可视作鉴定文物年代的标准器具。印文虽属篆书范畴,却明显带有隶书韵味,转角和收笔规整方正,笔画苍老古拙,庄重稳健。此外,汉代诸侯王的印章,在尺寸、重量及形态等方面均有严格的定制,广陵王玺的出土恰好印证了文献记载。同时,它对于确认‘汉委奴国王’印的真实性,以及作为中日早期交往的实物证据,起到了证实历史、补充史料的作用,其历史价值堪称世界级瑰宝。这样的国宝,其价值不可估量,即便置于国家级博物馆中,也无疑是顶级国宝级别的存在。”席芳深表赞同。
提及沈从文对金器的独特热衷,正是这份执着使得广陵王金印这样的国之瑰宝得以逃脱厄运,重现世间。“单凭这一点,他确实做了一件有益之事。”方天感慨万分,引来众人一致的赞叹与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