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我先前已经将你们要负责的那些州县给提前做了个分配。”王权宁说着便拿出一张早已拟好名字的纸张递到桌上。
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跟着一个至几个州县的名称,这就代表着这个人需要负责这些州县。
众人仔细看着,皆是点头,没有任何的意见,其实这种事情他们只需要听从分配的命令就行了,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自己的决定权的。
至于王权宁刚才的那番问话,也只是客气一番。
就在这时,一道突兀的声音却是响了起来。
“大人,我为什么负责的地方是河北道贝州这些位置?您是不是弄反了?”
顺着声音看去,这是一名两鬓略微斑白的中年男子,他名叫董伍,在御史台担任的职位是御史中丞,是王权宁如今的副手,也是整个御史台的二把手。
年轻的董伍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由于其性格直率、不太懂得变通,因此得罪的人也就不少,也就导致他如今这个年纪了,还只是到一个御史中丞的职位。
像早期那些和董伍同一届科举出来的人,很多人当时的成绩都远远不如他,但如今的职位却是要比他高上许多。
王权宁看了董伍一眼,笑了笑解释道:
“董大人,如今江南道新建,江南地区所产之粮也是逐年增多,这种地方的矛盾相对要更多,新律法在这里更难实施,此地还是我亲自去比较好。”
董伍尽管性格直率,容易得罪人,但其本身是极为聪明的,现在经王权宁这么一说,也是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如此,下官也没有意见。”
“好,既然如此,那诸位即日便出发吧。”
在李世民登基后,便将整个大唐的区域共划分成了十道,而在王权宁拿出的那张纸上,董伍所负责巡视的位置是河北道中的贝州一块区域。
河北道就是之前的河北及其周边一些地区组成,这里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中原地区,在之前,这里也是天下粮食的主要产地。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这么重要的位置应该是由王权宁这个御史大夫去巡视的,但王权宁确实安排了御史中丞董伍去。
这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
在这些年来,由于中原地区的战争不断,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早已民不聊生,因此所产出的粮食也开始逐年的下降。
粮食有所短缺,自然就需要另外的位置来负责产粮,至此,江南道就开始了崛起。
江南道大致相当于两湖(湖北、湖南)及其周边区域,基本上都是沿着长江流域周围延伸。
这里,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再加上气候适宜,极其适合粮食的生长,因此,再大唐建国后的这些年,江南道的地位在逐渐的攀升。
甚至在朝堂之上,都逐渐形成了一股以江南学子为代表的团体。
新的崛起,必然就伴随着很多的问题,比如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律法的难以实施、官员权力的不受控制等等。
也正因为如此,身为御史大夫的王权宁才没有去河北道,反而是去了江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