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地皮,乔亦雪看上了宅院后的丘陵!
当初买宅院时,王婆就提过一嘴,镇北三街后面便是丘陵。而丘陵之后则是大片山林。
山林归属卖木炭的魏家,丘陵归属县衙,被不少人家租来种些茶树、西瓜、药材。像王婆也包了座丘陵种茶,她茶铺子常茶便是自己种,自己制。
翌日大早,贺氏遣管家歧伯来找乔亦雪。
只因昨日贺氏定了自建宅子,乔亦雪便与她说好,让歧伯带着宁明旭的帖子去县衙交涉买地。
若乔亦雪这样的平民去办事,有的麻烦,既要费银子,又要看脸色,还未必就能办得成!
宁明旭就不同了,哪怕他本人不到,带着他的帖子,由管家出面办事,照样好使!这就是天下读书人寒窗二十载,都要争个举人、进士的原因。
一朝高官得坐,很多普通百姓难办的事,他们只是一句话,一张字条就办成了。
赵平、石九郎各驾着马车,将歧伯和乔亦雪送到了县衙。
果然,千户所的招牌一亮,书房司吏赔着笑脸,大包大揽的拍胸脯表示好办。
乔亦雪本来看上了自家宅院后的三十亩丘陵,那里地势较为平整,地皮也足够大。
将荒草除一除,选出最平整的十二亩地,便可用来建大宅。剩下的十八亩地皮,乔亦雪打算建仓库。
然而,那书房司吏去请示了主簿,那人却劝乔亦雪将整片丘陵都买下。
“乔娘子,孙主簿说了,单买那几十亩地,倒不如将附近丘陵全买下。因县衙每年分散租出,事繁且琐碎。您意下如何?”那司吏赔笑问道。
乔亦雪沉吟片刻,“那可是有五百亩之多,不知主簿大人吩咐下来的地价多少?”
那司吏看看门口,见无人经过便压低声音,“实不相瞒,那片丘陵共计五百七十三亩,乔娘子只需出三千两银子即可!”
乔亦雪有些诧异,要是这个价格那还真是值得买下。毕竟算下来,每亩合五两二钱银子,很是划算了。
然而,当乔亦雪点头认可,那司吏取来红契后,她却看得发呆了,“这文契里价银为何是一千八百两?”
那司吏微微一笑,很是自然的笑道:“乔娘子这么个机灵人儿,何必多此一问?下吏办成这事,拿个两百两银子不多吧?剩下一千两却是孙主簿用印银子。”
乔亦雪听得咋舌,人家话都说得这么直白,她要还不懂就是个棒槌了。
敢情那五百七十三亩丘陵,只卖一千八百两银子。剩下的一千二百两直接入了孙主簿和司吏的腰包。
这可真是开了眼!够黑啊!
难怪七品知县年俸几十两,却都争着抢着要做官。谁指着朝廷那点子俸禄过日子?
这孙主簿不过九品官,随随便便操作些文书,这就将一千二百两银子瓜分了!
然而看那司吏毫不掩饰,神情也无半点尴尬,想必这种事已经做得熟极而流,不知办过多少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