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这个逻辑,我们应该多选几家民企案例……”蔡坤依然没有被肖乾说服。
“站在新力的角度,民企可能很快会从我们的跟随者转向我们的竞争对手,”肖乾毫无掩饰的点出了新力在行业竞争中的痛点。
他的潜台词是,对于竞争对手,或者是‘打败’他们,或者是让他们成为“朋友”。
“我记得上次你有提过,收购的时机非常重要。”肖乾没有给蔡坤更多质疑的机会,“我跟鑫森的创业合伙人聊过。他们有创业的热情和信心,但是,他们的关注点或者说他们的优势在技术,对于如何经营一家企业,如何让企业提升市场渗透率,这对于企业找准盈利点,保证企业长期稳定运营明显还缺少经验和规划。如果,我们此刻谈收购,这就是最好的时机。”
“你现在的调整规划是要把这个项目做成收购可行性报告?”蔡坤觉得他已经完全听懂了肖乾的意思。
肖乾不能说“是”。这不是他该有的选择。
在一杯杯的茶后思考中,他大胆为新力的未来做了战略规划。如果,他在蔡坤的位子上,他应该会把现在的项目做成收购研究。于公,新力应该已经到了做市场整合的阶段,于私,蔡坤应该需要一个“大项目”证明他已经是“战略发展总监”。
只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肖乾看来,乙方的主要工作是为甲方的论点提供论据。他不应该,也不可能去左右蔡坤选择把一个行业调研项目做成一个收购项目。
他所有想表达的,只是希望让蔡坤明白,如果要实现蔡坤说的:让项目更能落地,更可持续深挖下去,就必须是一个更能体现细化目标的项目。而在跟景蓉争夺内部资源的时候,蔡坤也才能更有理由要求更多。
没有肖乾的回复,蔡坤也不再说话。电话两端都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