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是全部撤离,有的是原路返回,有的留了下来,负责京都外围的安全,有的是和其他军队换防。
对于这些援军,苏玄庸明显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将他们治理的服服帖帖。
丝毫没有妄动的迹象,毕竟,在经历了刚才那般战事后,援军抵达,京都城内兵力不足。
这时候,要是不及时处理,一不小心弄个摩擦,造成兵变,那就麻烦了。
好在苏玄庸这么多年的皇帝,不是白当的,只用了三日,便化解了这场潜在危急。
至于苏祁安,就像个透明人,进了城后,在皇城内,安排了一处住处,便没有任何打扰的意思。
这三天,苏祁安的日子过得颇为惬意,但他惬意,不代表其他人没有担心。
特别是文宣,当知道他当场将郑良给射杀,他吓的脸色都变了。
三天的时间,不断上奏,想要替苏祁安求情啥的,别说他,据说就连九公主都想和苏玄庸谈谈。
但苏玄庸却是直接拒绝,不止是九公主,像郑源为首的,这几日,他们希望处罚苏祁安的奏折,那是多如牛毛。
整个皇城的一众权贵,有一个算一个,都知晓了苏祁安干的事,无形中,被划分了两派。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是郑国公一方占据了上风,但奇怪的是,这位陛下,对于众人的争执,都是视若无睹。
连一点风声都没有透露,仿佛这事没有发生过。
其他人不知道陛下什么心理,但苏祁安却能猜到一些。
这事并非不管,只是有个先后顺序,将城外驻扎的援军解决了,接下来便轮到他了。
看着因为这事,急的有些上蹿下跳的文宣,苏祁安笑着宽慰。
“夫子,你在这样,学生可没法好好喝茶哦。”
被苏祁安打趣,文宣白了他一眼,直接道,“你啊,到了这时候,心态还这么好,你说你,也挺聪明的,明明有更好的方法解决,为啥非得选择当中射杀,你这么做,可真把自己放在火上烤了。”
“现在的你哦,在京都真是成了名人。”
“呵呵,学生觉得成了名人,也挺好的。”
文宣没有功夫和苏祁安瞎扯,他起身,有些自言自语道,“不行,这事我还得找楚宰辅商量商量,看看事情有没有回援的余地。”
文宣起身准备离去,但被苏祁安拦了下来,他认真的看着文宣道。
“夫子的好意,学生心领了,而且即便找了楚宰辅,这事也没那么容易善,这几日陛下都没见你们双方,已经多少表明了一些态度。”
“无论这事最终是什么结果,学生都做好了承担的准备,有些事就不用麻烦楚宰辅了,毕竟,他的压力也不小。”
“能入翰林院,成为夫子的亲传,学生十分感激,但还请夫子能够相信学生,这事学生一定会办好,绝对不让夫子失望。”
听到苏祁安这么说,文宣叹了口气道,“傻孩子,什么失不失望的,只要你能好好的,老夫就算拼了这条命,都值得。”
“毕竟,老夫好不容易得到一位衣钵,说什么都不会放弃,只要在京都,一切有我呢。”
苏祁安点头,看着文宣的目光中,有着深深的感动。
文宣对他的好,是他来大凉谁都无法比拟的,文宣就像一位护犊子的长辈。
苏祁安说什么也不会忘了文宣,对他的照拂。
二人有些感叹,就在这时,许久未见的郑严明,手忙脚乱的朝着二人的住所跑来,连忙道。
“夫子、东山伯,陛下有令,召见东山伯。”
“终于来了。”苏祁安心里想着。
随即起身,对着文宣一拜,而后离开。
在经过门口时,苏祁安看了一眼郑严明,什么也没说,笑着点头,直接离去。
此时的郑严明,内心可是一阵狂跳,苏祁安做的事,他当然知道。
别说他了,整个京都都是因为他,而闹的沸沸扬扬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期待着,这事当今陛下如何处理。
郑严明目送苏祁安走远,紧张的内心,终于舒缓一些。
抛开这事的立场,苏祁安能够当着郑国公的面,执行了军法,就这点,让郑严明十分佩服。
越是在京都待久了,才越是能明白,京都的这摊水有多深,
好多事情做起来,那背后一牵扯,一定会扯出一大票的人,可谓是盘根错节。
想要在京都做一些实事,根本不可能,所有人都默认一个平衡的潜规则。
但苏祁安就像一颗巨石,狠狠的砸进了一摊死水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就这种胆量,本事,让郑严明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也很期待,这事最终如何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