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19吐蕃的几个明王没想到陈乘风会提出这样的主意,他们相互看了一眼,都有些迟疑。就连叫嚣最凶的降三世明王都有些犹豫。
他们是想击败玄奘,让玄奘学习藏传佛教,但是如果这场辩经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就会上升到中原和藏传两种佛教之争上。
如果他们输了,就会让藏传佛教失去在中原传播的机会,甚至再也走不出吐蕃的范围。所以他们都有些犹豫。
“怎么?三师兄,你们是不是不敢同小师弟辩经呀。如果是那样的话,我看你们就随着玄奘一同西行到天竺算了。”
“怎么不敢?”降三世明王被挤兑的没有办法了,只能答应下来。
玄奘倒无所谓,他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根本不会受到这些外界的影响。自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陈乘风笑了,“好,诸位就跟随着我们的队伍一同前行吧。三师兄,我们师兄弟好不容易见面,这次可要好好地聚一聚。”
陈乘风将这些人都安顿下来。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大声势,逼迫的西突厥不得不前来进攻。
如果他在西域弄出这么大的动静,而西突厥却无动于衷的话,那么西突厥在西域的影响将会土崩瓦解。
那样对于西突厥是最致命的打击,他们就算是想偏安在这里都难了,因为这个世界的人只推崇强者,对于那些软弱的势力只会欺压打击。
要不了多久,西突厥就会消亡。所以主动进攻才是他们必须要做出的选择。而这个选择也是陈乘风所期待的。
陈乘风率领着大队人马离开了玉门关,踏进了西域。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离开了玉门关之后,走上了丝绸之路,这是中原同西域交往之路,通常只有孤单的商人才会行走在这条路上。
这条路是孤独寂寞的,少有人烟,只有茫茫的沙漠,在诉说着千年的孤寂。
但是因为陈乘风的到来,这条路变得热闹起来,陈乘风率领着五千人马,但是他的队伍加起来却有将近一万人。
这里面大部分都是佛教的信徒,一路追随着玄奘而来,还有一部分人是跟着看热闹的。
如果历史中真实的玄奘看到这种情景,一定会感叹世事无常。
因为玄奘西行求法并没有得到李世民的恩准,他是偷渡出境的,甚至在国内是被通缉的对象。他偷出五关的时候,差一点就被守卫射死。
可是现在他却风光无限的离开了中原,在夏帝陈乘风和众多信徒的护送中西行求法。
队伍一路西行,路上有不少西域的小国都来迎接。面对强大的夏朝,他们都选择了归顺。
陈乘风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并且献上了自己的诚意,他将中原瓷器,茶叶等等这些商品带给了他们,并且愿意同他们重新结盟,重建当年的丝绸之路。
他所做的一切都得到了这些国家的拥护,他们也愿意重新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
就这样他们一路走来,就来到高昌国。
高昌国王鞠文泰早就得到了消息,他也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一方面是为了迎接陈乘风,另一方面是为了迎接玄奘的到来。
因为他是虔诚的佛教徒,整个高昌国都信仰佛教,如今有这样一位名满天下的法师前来,这让他非常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