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瑀听完笑道:“温先生请到亭中一叙。”
温大雅缓步走进了琅琊亭中,跟琅琊的各个世家的家主们会面。
温大雅的相貌非常不凡,得到了这些人的赞赏。
诸葛飞鹏说道:“温先生,见解不凡,确实我到我们的心里去了,如今在乱世之中,想要找到一位明君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他说这句话言下之意到现在还没有遇到明君,这丝毫没有顾及黄星宇的面子,好像根本不在意这位杜伏威的代表。
黄星宇尴尬的揉了揉鼻子,假装和旁边的人说话,没有听到诸葛飞鹏说什么。
说好了这次大会不会以言治罪,所以就算是这些人说什么过火的他也不好发作。
更何况他们在这里的根基,根本没有这些家族深,如果这些大家族联合起来,那么他们在这里的统治也不会安稳。
荀家的荀浩然长须飘飘,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听了诸葛飞鹏的话之后,接着说道:“乱世之中,那有什么明君,都只是为了利益争夺而已。”
“只有盛世才能看出谁是明君,乱世之中能够体恤和爱护老百姓的都算是仁德之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时有成为明君资格的只有两个人,关中李渊,河北陈乘风。其他的人只不过是想要割据一方的诸侯而已。”
他这句话让亭中的众人为之侧目,这一下将大部分的诸侯都否定了。
王青云说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天下之大,群雄并立,江南也多才俊,江南的萧铣占据了大片土地,如今更有杨素相助,未必就不能统一天下。”
颜师古摇了摇头说道:“杨素老儿,隐姓埋名,诈死欺君,并且派人刺杀了杨广。这弑君的罪名算是背上了。”
“萧铣和他混到了一起,必然也不会得到世人的认可。更何况这两个人都是心胸狭小的人,未必能够容的下对方。他们之间早晚会有一场火并,谁胜谁败还未可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两个都不是圣明的人。”
萧瑀同萧铣都是出自于萧家,而且他是萧皇后的同母弟弟,只不过他因为劝谏隋炀帝杨广,被贬回原籍,这才留在这里。
但是他同杨广一起成长起来的,感情非常深厚,对于杨广的死非常的痛心,对于他姐姐萧皇后能够留在冀州安稳的生活,感到了欣慰。
他叹了口气说道:“我的这位族弟太过于急功近利了,他不该同弑君的杨素勾结在一起。这样一来无论他做什么,都不能洗刷叛逆的名头。”
诸葛飞鹏说道:“说其他的都远了,我们说说现在琅琊的局势吧,吴王杜伏威已经多次到这里邀请我们出山辅佐。诸位对此有什么看法。”
他这句话提出来,黄星宇再也没有办法装傻了,这毕竟关系到他的主公的事。
别人还没开口,他抢先说道:“各位家主,我们吴王胸怀大志,有救世的心胸,并且选贤任能,重视士人,是一个难得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