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乘风和李靖定下战略规划,要将洛阳围住,然后围点打援,消耗对手的有生力量,跟对手打持久战争。
这样做的底气就是陈乘风控制着当时最为繁华富庶的地区,而且占据冀州,中原,以及东北,这些都是产粮的重要地区,再加上陈乘风带来的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完全可能够支撑军队的消耗。
隋唐时期,虽然经济重心在向南转移,但是真正的核心地区还是在北方。所以尽管杨素控制了整个江南之地,但是真正的实力跟陈乘风是没有办法比的。
陈乘风说道:“襄阳有着秦琼和程咬金镇守,这两个人行事稳重,不会轻易出兵上当的,再将徐世绩调过去,主持战局。虽然对上杨素,也不会被击败的。”
“襄阳只要防住杨素的进攻就可以了,我们将用兵的重点放在江淮一带,罗士信和单雄信都是猛将,但是容易冲动,他们面对对手的挑衅容易失去理智。”
“李子通等人虽然实力不足,但是诡计多端,这两个人容易吃亏上当。所以朕要亲征江淮,将诸侯的联军击败。”
李靖连忙阻拦说道:“陛下的安全最重要,陛下还是留在后方坐镇,臣愿领兵为陛下开疆拓土,攻击江淮联军。”
陈乘风摆了摆手说道:“李将军还是坐镇中军吧,四方的战事需要你来统一协调,不能缺少你这个元帅。”
“朕虽然御驾亲征,但是稳如泰山,不会有问题的。而且杨广在江都经营多年,很得当地得民心,那里的百姓得到了杨广的好处,所以很感念他。”
“朕替隋炀帝报了仇,江淮一带的百姓也会支持朕,朕到了那里可以迅速地收服民心。你就不要再争了。”
李靖听了陈乘风的话,知道他的决心一定,只好不再规劝。
李靖将中军迁至了洛口,在这里既可以统揽全局,又便于对江淮一带进行救援。
徐世绩被调到襄阳,协助秦琼和程咬金守卫襄阳。
陈乘风带领着尉迟恭,裴仁基,裴行俨,柴绍等人前往徐州,支援罗士信和单雄信。
王世充被围在洛阳城中,他也得到了杨素送来的文书,杨素让他守住洛阳,并且不时地出兵骚扰陈乘风的军队,让这里的战事牵扯住陈乘风的注意力。
王世充看完了杨素的文书之后,找来段达商议是否出兵的问题。
段达摇了摇头说道说道:“陛下,我们不能出兵。”
“为什么呢?”王世充问道。
段达说道:“现在洛阳就是孤城一座,物资只能消耗,不能增长了。而出兵打仗最耗费物资了,如果我们稳守不出,物资足够一年使用的,甚至再长时间也可以。”
“一旦我们用兵的话,那么物资就会成倍的增长,这是我们承受不住的,如果战局不利的话,会导致我们的衰亡。”
“我们不如保住自己的实力,坐看杨素和陈乘风的较量,如果杨素赢了,洛阳之危自然就解了。”
“如果陈乘风赢了,恐怕力量也会衰败,不能再困住我们,到了那时我们再出兵的话,就可以击败他。”
王世充听了他的话,思索了一会儿说道:“你说的不错,我们不能听杨素的,他这是在消耗我们的实力,一旦他击败陈乘风,我们没有了力量,也就只能听他的了。”
于是王世充龟缩在洛阳,坚守不出,反正洛阳用足够的吃喝,随便你围困。等你们打的疲惫不堪的时候,我再出手。
他还给杨素写上一封回信,派人送出洛阳,交到杨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