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一场关于是否要废除改革的讨论在继续,要求废除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毕竟出了这么大的事改革派难辞其咎。
现在改革派成了过街老鼠了,京城谁提起来不得咬牙启齿地骂一句丧尽天良。
朝廷上废除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王曾第二次上书请辞,仁宗皇帝留中不发,沉默不语。
杭州
林萧看着王安石制定的改革方案问:“你现在明白你父亲错在哪里了吗?”
“急功近利。”
“还有吗?”
“识人不明。”
林萧摇摇头说:“这只是表象,改革的目的是让国家和老百姓都得利,如果只让朝廷和个别人得利叫掠夺。现在改革派所有的改革措施只对朝廷有利,对官员无利,与商人抢食,对民众压榨,你说谁愿意支持他,就是变相的掠夺民众和商人的钱财给朝廷,最后肯定是一塌糊涂。”
王安石若有所思。
林萧说:“现在杭州是个机会,不仅要给农民都分土地,让老百姓得利,如果能把两浙路官员一网打尽,正好借此机会精简机构,解决冗官问题,替财政节省大量开支。你写个精简机构的方案,等合适的时候递上去。”
王安石领命去了。
曹丹姝说:“他还是个孩子,你是不是对他太苛刻了。”
林萧说:“严师出高徒,慈母多败儿,我这是为他好,别管了,杭州可能要乱一阵子,我们去苏州住几天。”
“苏州?为什么要去苏州。”
“苏州才是许万石的老巢,我怀疑他的账本藏在那里,还有个江南造船厂在那边,官家让我去看看。”
第二天,钦差仪仗离开杭州去了苏州。
苏州州府吴若章不敢怠慢,带苏州大小官员出城迎接。
林萧住在了梅园,巧了也是许万石的产业。
吴若章来请安,林萧说:“官家命我来看看那些商船造的怎么样了,还需要这些船把货物卖到西方,换银子回来。”
吴若章带进来一个人,江南造船厂的总监令狐修。
林萧问令狐修:“现在已经造了几艘商船了?”
“回大人,造好了三艘福船,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
“怎么才五六百人,太小了吧,而且一年才三艘,这怎么够?你们能造出最大的船有多大?”
“最大的可以造载两三千人的宝船,只是现在没法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