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报纸上的内容

第一百二十八章 报纸上的内容(1 / 2)

其中一个板块印着一篇苏轼的孤篇,并且还有着柳清薇写的点评和赏析。

所谓孤篇,便是那种不太为人所知的文章,但是不为人所知,却不代表水平不够。

古时候的文章流传,一直便是一个大问题,毕竟这时候又没有朋友圈,微博什么的,那位大才写了个什么文章一上传,便有无数人追捧。

以前的文人书写文章诗作,并非是为了出版刊印后贩卖,而是分为几种形式。

最多的,大概便是呈示寄赠,最出名的作品大概便是李白的那两首,《赠汪伦》、《沙丘城下寄杜甫》还有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武》。

其二便是投诸名流,简单来说便是许多文人士子,为了获得声誉,顺利及第,往往会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献给当时的名流,以显露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身价。

再有便是一些酒席上流传开来的文章诗作,有好事者记载下来,便也流传开来。

可无论是什么方式写出来的文章诗作,只要不是专门为了刊印出版的文章,其后续留存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许多文章,干脆都只有当时写下来的一篇孤本,除了当事人,根本便无人见识过。

而这些孤本,有些消失在了历史之中,有些这辗转腾挪到了一些书香世家,或是豪门大户的手里。

这就是为何,寒门难出贵子,而越是有传承的豪族,就越容易出才子的原因。

毕竟寒门子弟,即便是有钱读书,所能读的书籍也不过是单纯的四书五经,而真正有底蕴的豪族家里,家中藏书不知多少。

比如李泰,便曾在李善长的书房中翻到过一本,朱熹亲笔撰写的《四书集注》,世上仅此只有一本,却又有多少人看过呢?

所以李泰觉得,与其放任这些孤本和孤篇留在这些豪门大户的家中生灰,然后不知何时毁在了意外和战火之中,还不如他刊印在报纸之上,既可以吸引那些没有机会阅读这种孤篇的读书人,又可以广而传播,让前人心血,避免消失的莫名其妙。

这些文章可都是文化瑰宝,也算是李泰给后世人留下的一个宝藏!

而李泰第一个用来薅羊毛的,自然就是他老爹李善长,李善长跟着朱元璋当了这么些年的官,不知道收藏了多少本孤篇古籍,也足够李泰用一阵了,如今被李泰刊印在第一期报纸上的,便是苏轼的一篇不为人知的文章,基本没几人见过。

至于报纸背面的另一个板块,同样是为读书人准备的,也是柳清薇自己的心血,上面写了一篇自己编写的词令小调,柳清薇特意在上面标注了韵调,这要是放在后世,大概是相当于歌词本?

另一张报纸同样也是四个板块,一个写百姓生活中最关心的事情,如粮价菜价,招工信息,还有司天监根据历法所预测的天气情况,虽然出错的概率有些大但李泰还是坚持着写了上去。

至于另外三个板块,如今还是空白,其中有一个自然是留给罗贯中在上面连载小说,而另外两个,李泰一个是打算用来写蹴鞠比赛相关的新闻,而另一个便是广告位。

最新小说: 和玄门大佬领证后,霍爷真香了! 重生改嫁摄政王,夺江山当皇后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侯府重点班 唯京主义 大明:鸟尽弓藏?朱棣靖难你慌啥 神医狂妃:禁欲邪君,宠宠宠! 大明,我家床底钻出个朱元璋 官场之青云志 东北冻梨穿六零,上山进厂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