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克略一沉思,又把前后几页反复看了两遍,随后拿起笔,飞快地计算了一遍,又接连翻看后面的近百页数据后,眉头终于皱了起来。
旁边也在翻看着资料的宁青筠留意到秦克的神色,意外道:“怎么了?”
“这一页里的几行模拟数据有问题。”秦克用笔把那页中间的几行数据圈了起来。
刚好齐志聪也回来了,就坐在秦克另一边的座位上,听到这话也随口问了句:“哪部分有问题?”
他确实只是随便问问,目光都没离开手里的一份检查清单,继续逐项地在为明天的实验设备检查报告作最后的复查。
至于模拟数据有问题?那不是再正常不过的嘛,如果通过数学模型得出来的数据就能与实际数据完美贴合,那还用得着建立“实验物理”这物理分支?“数学物理”早就一统物理界了。
数学研究所与他们的实验室是合作关系,实验室分了10%的经费才过来这个数学模型,至今已用了快两年,期间也根据实验模型进行过几次优化,现在模拟出来的整体匹配率在68%左右,而主要数据甚至已经能够与实验模型得出来的数据大致相符了,匹配率超过了75%。
对于这么庞大复杂的实验来说,这数学模型已算得上是业界的顶尖水平了。
所以对于秦克提出的“几行模拟数据有问题”,齐志聪差点顺口就说上一句“才几行有问题?几百行有问题都算正常”了。
但总归他还是想着别太打击秦克这个物理新人的钻研热情了,便把话咽了回去。
“波浪能量分布部分,开孔率与透射系数的关系数据。”
齐志聪见手里的检查清单基本上二次复核都没问题,心情不错,便笑着“指点”了秦克几句:
“哦,那部分数据误差是有点大,正常正常,我们用的实验模型也无法保证精度的,如果只是合理误差,不用管,你看看后面的几十页数据,就会发现误差越来越大、匹配度越来越低,这是因为随着防波堤的反射系数透射系数以及波能耗散系数变化越来越快,原始的实验模型数据精度跟不上,导致数学建模部分也因为数量异常而在这里有些失效。”
一般人听到齐志聪的这话就会放弃了,秦克却不一样,他对自己的判断很有自信,他把数据页递到齐志聪的面前,认真道:
“齐哥,我发现的问题与你说的问题不一样。你说的是精度引起的误差,但我看到的是错误。你看,这几行数据记录的是波浪能量分布以及不同孔洞数量的消浪效果,多层直立透空式板挡浪的开孔率在超限高水位状态下,每降低20%,平均透射系数会同步增加24%左右,而平均耗散系数则减少了11%。这从这几行数据可以推断出,高水平状态下,开孔率与透射系数是负相关的。但这与前面我们看到的数据结论正好相反,也与我们根据理论物理推导出来的结论相反。”..
秦克盯着齐志聪的眼睛,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你刚才说的后面的匹配度越来越差,关键就在这里,从这里就错了,后面超限高水位下开孔率有关的数十页数据,才会显得误差特别大。因为你们做实验时,超限高水位的状态原本就很少出现,这些出错的数据占整个实验数据的比重很小,你们自然很难会发现。”
齐志聪觉得秦克有点小题大作了:“我们的实验基本上不会涉及到超高限水位状态,这是在实验模型的条件下才极偶尔出现的特殊情况,我觉得出错也算不上什么问题吧?”
秦克摇头,坚持道:“我看过‘J-92’防波堤的设计方案了,高段开孔率较小,应该就是与这些错误的数据有关。万一明天因为意外事件,导致出现超限高水位的情况呢?”
见齐志聪终于动容了,秦克继续加了把火:“实验误差是被允许的,但错误不行,物理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起码就我来看,如果这个数学模型在这个细节上有错误,就不保证在关键环节的细节上会不会出错。”
齐志聪脸色再变,像这样的大规模实验,任何关键环节的细微错误,都可能会导致不可预知的失败风险甚至是实验事故。
宁青筠这时停下了计算的笔,抬头认真道:“我验证过了,秦克是对的,这部分的数据确实是关键转折,后面几十页的数据区配率不到15%,都与这几行数据的出错有关。”
齐志聪额上开始渗出汗水,他咬咬牙,终于下了决定,对两人道:“你们跟我去见段教授。”
三人的交谈声不算大,但附近几个研究人员都听到了,不由你眼望我眼,脸色都有些紧张起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绝非危言耸听。
可问题是所有人为了明天的实验,都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花费的金钱更是夸张,难道现在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错误,就不得不推迟甚至中断?
就在几个科研人员交头接耳之时,秦克和宁青筠已随齐志聪走进了段永恭教授的办公室。
段教授还在细看着明天实验方案,听到秦克和宁青筠发现了数学模型有错误后,皱眉问清了是哪部分有问题后,再三确定过,见秦克和宁青筠坚持己见,他对这两个天才学生还是比较信赖的,略一沉思后对齐志聪道:
“小齐,你联系一下数学研究所那边,让他们提供完整的数学模型过来,包括建模的全过程文件,让我们检查一下。”
齐志聪苦着脸道:“段教授,一年前我就问他们要过,他们不是不肯给吗?还嘲讽说,就算给了我们也看不懂。”
一般来说对方不给数学模型也正常,就像软件商卖软件,都是卖正式程序,什么时候见过软件商提供源代码?
段教授看了眼秦克和宁青筠,坚决道:“现在不是有能看得懂的人吗?而且是他们的模型有错误,他们于情于理都得给我们。去吧。你真要不到,我再向上级走正式申请流程。”
小辈们沟通,那叫交流,一旦大佬出面走正式流程,那就是强要了,容易影响到实验室与数学研究所之间的“友谊”。
当然,有流言说今年段永恭教授与数学研究所负责这个数学模型课题的蓝伟锋教授因为竞争院士名额的事闹过不愉快,两人之间有没有“友谊”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这也是段教授不愿轻易出面的缘故,容易被当成是挑衅甚至“恶意竞争”行为。
齐志聪只得道:“好,我这就尽力去要。”
……
夏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数学建模3组”的负责人蓝伟锋教授正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最新的数学期刊,忽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蓝伟锋有些不悦地合上期刊,看了眼来电显示,是自己的一个博士生打来的,他拿起电话,不耐烦道:“什么事?”
博士生知道蓝教授性格要强,在这样的大佬面前可不敢有半分的失礼,他带着些敬畏道:
“蓝教授,段永恭教授的流固耦合力学实验室,打电话来想问我们要数学模型的全部资料,包括前斯分析和建模过程……”
蓝伟锋教授听到“段永恭”的名字就更加不舒服了,原本今年他有六成把握能评上院士,结果半路杀出一个正主持着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的段永恭,使得他评上的概率一下子就大大降低了。
因此这个把月来,蓝伟锋的心情就没好过,他哼了声道:
“一群搞海洋土力学的,要什么数学模型?之前不是说过后不必答应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