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很多村庄,看到东赵村富裕起来后。
常年种植玉米、小麦的人们发现,原来还有一种经济作物,可以为家庭带来如此多的经济收入,远超以前的粮食作物。
尽管苹果从种下到挂果需要3-5年的时间。
但是为了能赚钱,东赵村的榜样就在那里,很多人家里还是义无反顾地买来了小树苗。
家家户户迫不及待地开始种上了苹果,没人想落在后面。
也跟着东赵村学习,搞起了苹果种植合作社。
甚至苹果种植技术,都是赵长青他们去推广的。
可以说,在这十里八乡,现在赵长青说话,比天王老子都管用。
种苹果后,合作社里的社员中有的人开始骑自行车,有的买了胶轮大车,有的妇女已经会拿缝纫机做针线活。
群众开始扭转极寒酸的境况。
可以说,赵宏图和赵长青,现在随便一个人,说的话,都份量十足。
更何况他们两个都同意的事情。
自然是百分之百举手通过。
苹果种植毕竟是要三才有收入,而且前期的投入,还是很大的。
虽然说大部分人都种了苹果,但是也有赵志斌这样的,种不起苹果。
赵志斌家主要是两个孩子读书,家里根本就没有存款。
他家就是隔壁村子的,离东赵村很近。
社里能多一块地变成苹果园,能多赚钱。
土地租赁给东赵村合作社,平时给社里干活,社里给他开工资。
租金加上工资,也不比城里上班的收入低。
双赢。
自然很快就达成了协议。
赵志斌是高高兴兴地走了。
赵宏图看着自己大伯道,「大爹,咱爷爷年纪大了,你以后让爷爷少操劳一点,多享享福。」
「你瞅瞅,老村长这头发给白的,雪花落头顶都快瞅不出来了。」有人说道,一群人哈哈大笑着。
赵一清脸上的喜色一闪而过,侄子是挺自己上位了么?
转而苦着脸,「我,我也不愿意啊。可是村里有事,老村长要出面,谁能够拦得住呢。」
「这小兔崽子。」赵长青对着赵一清是没好脸色。..
屋子里的气氛是活跃开了。
闲聊了一会,赵宏图才转头看着赵长青问道。
「爷爷,这两天,我在村里可是听人说,读书没用,很多小孩都没上学,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赵长青说道,「也不是,男孩子还是都上学的,只是女娃,大多小学毕业后就不上了。」
大家都认为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姑娘永远是别人家的,上那么多学干什么呢。
赵长青是知道上学的好处。
一直要求村里的孩子都上学。
但是,孩子是别人的,家里不重视,自己能怎么办。
当初是没钱送孩子上学。
现在有钱了,又觉得,就算是上大学出来,工资也就一百多一個月,辛辛苦苦一年,还不如自家种苹果的收入呢。
主要也是,大人也不管,就是放羊模式,爱怎么整,老子都不管。
大部分学生无心学习,不是逃课就是出去打架。
根本就学不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