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完美暴君 > 第六百一十三章 民心所向

第六百一十三章 民心所向(1 / 2)

老年儒生亦是点头表示同意,他已年近七十,也算是见过大风大浪之人。

嘉靖朝的内忧外患、动荡不安,隆庆朝开放经商及万历初年时的繁荣富强。

一生经历过五代皇帝,他有着最为直观的感受及看法。

但在他看来,皇帝未免还是年轻稚嫩了些,太过心急。

“你说的也不错,陛下却是不同于前面几代先帝,颇有太祖风范,狠辣果决,以民为本。”

“更是铸造发行银元及天启通宝两种新货币。”

“与百姓不可缺少的粮米食盐直接绑定,稳定物价,意在安定百姓。”

“但如今却只在顺天府初见成效,其他的十三省及南直隶,却是还未推行。”

“如能大力推广三五年,以新钱取代旧钱,那高价粮米食盐将不复存在,可惜陛下武功之心甚于文治之心啊。”

“前辈此言有理,但三五年的时间,鞑虏亦能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尤其辽东建奴甚为可恨,屡犯我境,劫掠百姓,若非熊经略镇守辽沈,恐怕关外早已是生灵涂炭,遍地狼烟。”

“朝鲜国更是深受其害,不但王京受到威胁,北方数百里之人口,据说已十不存一。”

“我皇明既为宗主国,自然要为报其境安其民,依晚辈看,剿灭鞑虏后,当乘胜追击,一举剿灭建奴,而后休养生息,稳定民生才是。”

这一老一少两位士子,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说婆有理,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而从他们的言论中不难看出,朱由校虽顶着压力诛杀孔氏全族,但却依然是深得民心。

而这些外界之人对于种种事情的评价及言论,自然也是有锦衣卫实时监听,每日汇报于朱由校。

在这个风口浪尖,既要远离京师,朱由校自然不能是指派几个大臣,留下些军队便能放心的。

民间众生对于自己的看法也尤为重要。

官员士绅他已经得罪死了,如果底层百姓还反对或是抨击他的话,离开京师风险极大。

而也正是有着底层对于他的高度评价及支持,再辅以军队镇守,如此他才能安然离京。

待到距离出征之日还有三天的一个晚上,朱由校于乾清宫再度披上了一副全新的银甲。

而后前往宫中太庙,亲自上香祭拜了神宗皇帝后,便在数百御林军及锦衣卫的护卫之下,跨上战马趁着夜色出宫直奔城外京营而去。

对于自己的行踪,朱由校一向都是高度重视的。

除了身边近卫以及一众主要将领,无人知晓他会提前发兵出征。

而朝政之事及城防要务,他早于数日前就已安排妥当,等过个两三天,得知自己已提前出发,自然会按他之前嘱咐的按部就班。

这一晚的京师住民,虽听见屋外有着一阵马蹄声及铁甲的清脆碰撞声,但没做他想。

毕竟这种事他们早已见怪不怪,却不想皇帝已离京远赴辽东。

当朱由校赶到军营之时,羽林军四大营的参将、游击、佐击一众中高层将领,以及英国公,早已恭候多时。

“恭请陛下圣安。”

众将得见皇帝已至,立刻跪地恭迎。

最新小说: 高考结束去兼职,漫展摄影遇校花 清泉明月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 圣诞诡异录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 斗罗,绝世之神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 大果重生将军府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