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常不为坐到太师椅上的时间更短,也就一二分钟吧,常不为就又站起来了。
唐金萍关切的问道:“常哥,怎么了?”
常不为笑道:“突然想起一点事情来了,刚才没想明白,就又坐上去想想,总算是想通了!”
唐金萍一看常不为的样子,就知道常不为真的是想通了事情了,也就放了心了。
其实,常不为刚才是站在这把太师椅的旁边,突然间常不为就感觉到一阵强烈的电磁波差点就直接射中了常不为的身体了。
这时候常不为心念一动,赶紧的就又坐到了太师椅上。
果然,又是一阵高强度的磁能量再一次驱动了常不为身体里面的那粒磁核,一二分钟之后才慢慢的结束了常不为对于刚才这股强烈的磁能量的吸收。
常不为仰起脸看看天上的太阳,正当午时,正是太阳正对着这把太师椅的时候。
常不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脑海里极速的翻检回忆着自己个儿上辈子和这辈子所有的关于地磁能量和宇宙中磁能量的知识。
常不为很快的就记起来了:地球是一个具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地磁场。
地磁场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而且,地球的两极也是在不断的移动着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呆在南极或者北极了。
而且,地理意义上的南极或者北极,并不是物理意义上南极或者北极。
现代科学很久以前就知道地磁极在移动,但是发生移动的原因仍然是个谜。
研究还表明,过去150年里地磁场强度减弱了10。
在过去150年间,地球磁北极移动了1100公里,已进入北极圈。
过去100年磁北极的移动速度比之前的400年有所提高,按目前速度计算,磁北极将从加拿大北部挪到西伯利亚。
地磁场是由地核内的液体铁产生的,地磁极是地磁场的一部分,和地理极不同。
地磁极使地球绕着地轴转动。几个世纪来,使用指南针的航海家必须学会区分地磁北极和地理北极的不同,指南针的指针指的是地磁北极,不是地理北极。
地球之所以有磁场,是因为地核的核心由固体铁构成,而核心周围又是快速旋转的液态金属。
这就形成了一个驱动地球磁场不断运转的“发电机”。
在地球炙热外核液态的铁、镍及其氧化物不断的流动,且以约每秒05毫米的速度向外部较低的边缘部份流动。
在地心熔岩金属层中,也会被原有的地球磁场感应出一股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又制造出一个新的磁场。
根据这种”自激磁学说”所产生的循环,产生了地球磁场。
但是,地球在宇宙中,毕竟只是一个“尘埃之地”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