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叹了一口气说道:“唉,都这个时候了,人都这个样子了,救人要紧,小姑娘,你帮我照看一下我儿子,我去给你爹请个大夫吧。”
说罢,孙立问明了有大夫的那个村庄的方向,一溜小跑的就去请大夫了。
孙立按照小女孩的指引,跑到五六里路外的村上请来了一个坐堂的老大夫。
孙立给老大夫背着药箱子,搀扶着老大夫来到了渡船上,老大夫先是仔细的看了看船家的脸,又伸手摸摸船家的额头,点点头,然后才坐稳了身子,用三根手指搭住了船家的手腕。
良久,老大夫捋着花白的胡须慢慢的睁开眼睛,看着孙立问道:“病人病了几天了?”
孙立看看小女孩,小女孩答道:“我爹病了有七八天了,开始就是怕冷,撑船的时候还好,只要一歇下来就裹着棉被,后来就说手疼脚疼的。”
老大夫又问道:“你爹这几天吃饭怎么样啊?大便小便还行吗?吃药没有啊?”
“没吃药,我们家也没有钱买药,我爹说扛两天就过去了,嗯我爹开始还能喝点稀饭,这两天就能喝点米汤了,嗯我爹他大便干燥,很少的,小便焦黄焦黄的。”小女孩边想边回答着老大夫的问题。
老大夫赞许地看看小女孩,孙立心道:“都说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看这孩子,老人古语是真的不假诶。”
老大夫说道:“嗯,病人这是伤寒之后,调治不当而引起的,伤寒论有云:‘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交结。病人病势已经由表及里了,既有表复有里,唔,病人外证未去,可柴胡桂枝汤加减主之。”
老大夫说罢,打开药箱取出纸笔,开了一付药方,递给孙立,然后嘱咐道:“一会儿随我回到医馆取药,回来悉心煎煮,一日两次,早饭前晚饭后服用,病人只可微微许汗,万万不可大汗淋漓,三日后看效果再来抓药。”
孙立送老大夫回村,在老大夫的医馆里抓好了三天的药,顺便在村子里又买了一袋米和一些蔬菜,回来之后孙立便开始煎煮中药。
那个小女孩便开始舀米煮饭,看着小女孩那熟练的样子,孙立知道,这只渡船上可能就是这个船家和这个小女孩父女二人相依为命了。
孙立把中药煎煮好了之后,倒在一个小碗里晾晾,等到中药汤不烫嘴了,趁着中药汤这个温和劲扶起来船家喂灌下去,然后扶着船家躺好,盖上棉被,掖好被角让船家发汗。
这工夫小女孩已经做好了米饭和汤菜,孙立父子早就饿了,一顿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的吃光了小女孩做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