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原运输粮食,终究还是消耗非常巨大,在后勤非常安全的情况才才将将够吃。
所以,诸葛亮所说的第二个、第三个办法也非常重要。
诸葛亮提出的第二个办法:从西域购买,甚至采用预支的办法。
西域百姓有一定的存粮,这些粮食的每一粒都非常宝贵。肯定不能从他们手中白白征走,而必须提供一笔金钱或者物资,甚至是许诺以后还上这些粮食。
所以,钱财是有重要作用的,茶叶、陶瓷、丝绸都运过去交换西域百姓手中的粮食。这些物资平时都比粮食贵很多,是能换到一笔可观粮食的。
据敦煌太守与四海商帮等前期调查,预计可以交换购买到5万人吃一个月的粮食。
再不济还能用明年的粮食来偿还今年的,可以仿照利息后面多给一些。
这个办法可以搞到一些本地粮食的同时,不把西域百姓推向敌人。
但是,量是有限的,还只能在一定民心的鄯善国、疏勒国等地实行。
第三个办法,是靠外交,从西域更远处的友邦采购一批,再西域尽头接济。
比如大军到了后世的帕米尔高原一带,补给线即使以天水、陇西作为起点,也超过8000里的距离。
如果帕米尔高原没有一批补给物资等在那里,那后勤的巨大压力将超过想象。
但是,用外交手段联络中亚最擅于经商的粟特人,并且结好波斯人,他们在中亚有大批粮食。
估计价格会跟高,但给3万人买一个月粮食是完全可行的。
粟特人之前就和新西凉军有一定往来,聪明而擅于经商的他们,肯定能把握好晋国这个未来最大客户。
波斯人口数量庞大,是安息帝国最主要人口组成,然而统治安息的是少数者帕提亚人。反对帕提亚人,结好波斯人支持他们推倒帕提亚,重新建立波斯,既符合历史趋势,又能获得一批粮食物资支持。
如此,补给的大事终于有了着落。
童远将此事交给三个人负责。
非常熟悉敦煌、西域情况的张就。
以孝顺和义气著称的河西士族庞淯。
另外就是诸葛亮,除了发明木牛流马和沙撬车,他还非常善于用有限人口,挖掘出尽可能多的粮食供给庞大大军。别人能用80万人养10万兵就是奇迹,他还能用这么点人口,实现补给线翻越秦岭的奇迹。
不交给他交给谁呢?
准备妥当后,在入冬之前,平定西域的第九场大战役就开始了。
第一个目标就是拔掉马超在西域最主要的支持的龟兹国。
很快,龟兹国国都东、南、北三个方向,都出现了晋军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