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内阁次辅的孙子,内阁次辅,现在是次辅,但作为如今内阁首辅的左膀右臂,等如今的这位首辅告老了之后,下一任首辅很有可能就是他了,手里握着的是实打实的权势。
不管是在朝廷中的权重,或者是资历,都要比顾秉之重上许多,排在内阁次辅孙子的后面也是理所应当的、
相比之下,排在第二位的,也就是顾淮安前面的,倒是是一位很眼生的人。
如果没有这个人的话,那么顾淮安就应该是第二位的了。
但虽然眼生,顾秉之稍微在心头转了一下,也就知道他是谁了。
十位伴读中,九位伴读公子都是出朝廷重臣的子孙后辈,大家哪怕没有见过孩子,但看见这些小公子身边的长辈以及下人,甚至看一眼他坐着的马车上标记的烙印,都能立马知道他是哪家的公子了。
唯一一位,什么都没有,唯独有的就是关系。
那就是太后娘娘娘家的晚辈。
视线再落到这第二位小公子身上,身为太后娘娘娘家的晚辈,和陛下是实打实的有血脉关系的表兄弟,别说他只是排在第二位了,就算他排在第一位,想来内阁次辅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虽然穿着打扮在其他人的衬托之下显得有些寒酸,但想一想他背后站着的是谁,大家也不敢对他有什么嘲笑讥讽的神色了。
顾秉之可以进宫,但是之后他要进宫为陛下授课的时候,现在却是进不了的。
他只能将顾淮安送到这里了。
顾淮安瘪了瘪嘴巴,可怜兮兮的喊了一声“爹爹”。
顾秉之温柔的揉了一下他的头顶,说道:“进去吧!”
站在宫门后带刀禁卫军旁边、专门过来迎接众位朝廷重臣家中的伴读公子们的内监朝顾秉之笑道:“顾大人放心,令公子在宫里面定会好好儿的,不会叫顾公子受了委屈的。”
顾淮安很会做人,平时的时候,他在宫里面就待宫人内监很是和气,一点儿也没有文人清高的看不起阉人的态度,所以这会儿内监会愿意主动向顾秉之示好。
顾秉之也不会不接受,跟着就朝内监拱手,“那就有劳公公多加照拂一二了。”
内监忙不迭的闪身避开了顾秉之的这一行礼,他也就只是仗着这个身份的便利,是专门被上头派下来伺候这些伴读公子们罢了,身份哪里就重要到能够承受得顾秉之这位天子之师给他行礼了。更何况顾秉之自己本身也是会经常进宫的,到时候顾淮安要是在宫里面受了什么委屈,人家还不是可以马上就向亲爹告状了?
但受不起是一回事,对顾秉之的态度,内监还是非常受用的。
顾秉之一直站在原地,目送着顾淮安一行人跟着内监从宫门口进去了,直到再也看不见他们小小的身影了,才慢慢的转身向自家的马车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