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觉得二伯和二婶他们也搬来县城住的话,怎么样?”
“那当然好啊!”苏氏不假思索的答道,“你这是?”
闻芮含笑点头,“如果二伯和二婶他们愿意也搬来县城住的话,这里就可以当成做豆腐皮的作坊了。我仔细考虑过,这里来做生意可能不大合适,但用来当作坊,却是挺好的。”
“可是你二伯他们怎么走得了?”苏氏虽然对闻芮的这个提议也有些心动,但第一感觉还是不太可能,二房的人又不像她们母女。
闻芮反问:“怎么就走不了了?”
苏氏眨了眨眼,张开了口,却说不出有力反驳的话来。
“以前是一大家子,不好单独搬出来,但现在已经分家了;说有高堂在,但奶奶现在也已经跟着大伯他们在县城住了,虽然爷爷现在还在老屋住着,但过了年后,他在县城的时间比在老屋的时间多得多了,爷爷奶奶都是跟着大伯的,并不需要二伯二婶。”
“他们的地也已经租出去了;自从开始做豆腐皮之后,今年二婶她们也没有精力再买猪崽来养,家里就只有几只鸡鸭,并没有什么撒不开手的。”
闻芮是提前做好了够准备的,苏氏本来嘴舌又不灵敏,怎么可能说得过闻芮呢!
她摆了摆手:“罢了罢了,随便你怎么说。这件事光我们想没用,也得你二伯二婶他们同意才行。”
闻芮一笑,“这是自然。”
之前闻芮母女谈的二房搬迁居住的问题,顾氏不太好插嘴,这会儿对着闻芮问了一句:“如果你二婶他们不愿意搬来县城住,你又想过这里该怎么办吗?”
这屋子的改造可也是花了一笔银钱的,总不能白花了吧。
“现在二伯和羌堂哥他们两个人做豆腐皮,实在太累了,如果我们以后还想继续开分店的话,恐怕他们两个是坚持不下去。所以我打算除了让他们做豆腐皮,再在县城里开个小作坊,请几个人来做豆腐皮。”
豆腐皮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请几位手脚勤快的妇女,稍稍教一下,她们便能上手了。至于磨盘太重,磨豆子的问题,买头驴便是了。
“豆腐皮请人来做,我们在家里将调料调好了之后,再自己来腌制,这样应该轻省许多。”
顾氏侧头想了想,“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除非她们永远都只做一个小生意,否则的话,生意越做越大,那么豆腐皮的供应自然也会越来越大,光靠二房父子两人是肯定不会够的。
开作坊,请外面的人来帮忙,这是必须要跨出去的第一步。
闻芮她们除了需要思考如何将自己的调味保密,还要随着豆腐皮供应量的增大,辣椒的需求量也在开始增加,顾氏那一院子的辣椒,以后如何才能供应得上,也是个问题。
姜氏她们愿不愿意搬来县城的事情,等明天姜氏来县城送豆腐皮的时候,问一问她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