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不管是学习孟氏易还是学习小杜律,都能做官。
这一点是没有区别的。
二者的区别在于做官以后的发展以及上升瓶颈,而非能否做官。
因为掌握了小杜律的传承,颍川郭氏也掌握了获取相当一部分法律解释类别的官职的机会,在某些官职上更是有垄断性代代相传的资格。
如果不是文法类士族被儒门士族打压地位,颍川郭氏这种掌握家传书籍并且得到某一类官职垄断性传承地位的士族,也不该是二流士族。
天下士族之中,掌握家传经文并且有授徒权的士族,又有多少
颍川郭氏就是其中一支,只不过是文法专门类别的。
儒门五经十四家法是主流,颍川郭氏这种掌握非儒门家传经典的就是非主流了。
可不管主流还是非主流,都是士族,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去做官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上流社会,羡煞旁人。
区别当然也有。
汝南袁氏家族的族学是大学,汝南袁氏政法大学。
颍川郭氏的族学是大专,颍川郭氏律法职业学院。
可这也是高等教育啊,还愿意对外族子弟开放。
天下豪强地主太多了,而士族就那么些,更别说家传书籍的士族了,任何一个掌握家传书籍的士族都是值得豪强地主腆着脸追捧的。
而且大汉天下最多也只能有十五所大学,其中私人办学的就有十四所,只面对士族子弟。
只有雒阳太学这一所公立大学会招收寒门子弟,但主要是面对官僚的,寒门子弟五十岁才能去上学。
除却大学,大专的数量也不会很多,而且基本上也是面对士族子弟,地主豪强家里的寒门子弟受教育的机会极其稀少。
郭氏子弟学成了可以通过家族手段当官,最高也能做到两千石啊。
能嫌弃这种出身的只有自己本家人,外人早就羡慕的流口水了。
曹氏家族在谯县风风法类工作,未来有成为一郡一县主官的资格。
所以在外人看来,郭鹏也在想方设法的提升自己家族的阶层,从二流士族跨越成一流士族。
他们认为郭鹏正在朝着掌握五经十四家的某一家的家法传承、正式成为一流士族的事业而努力前进。
或者干脆就是把小杜律的地位给提升一下。
这很难。
郭鹏压根儿也没想着让郭氏成为一流士族。
他发动郭氏宗门来到自己身边为自己服务,主要就是为了把颍川郭氏律法职业学院这所学校带在身边,为自己服务。
郭鸿说自己年龄大了,不想再做官了,于是郭鹏就建议郭鸿在齐国学宫内开设法律类专业学科,招收自己麾下那些地主豪强或者是三流小士族出身的文臣武将的家族子弟入学学习。